近年来,民进长春市委会社会服务工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创新形式。从2008年开始,民进长春市委员会就开始运作一项颇具新意的工作,即开展了一系列踏查长春,考究长春城市历史文化的相关工作,并形成了考察结果,先后编著了《百年人民大街》、《百年大马路》、《长春满铁记事》等专项考察文集。
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近几年,民进长春市委会一直致力于深入挖掘长春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相关史料,为保护传承发展长春的历史文化,促进长春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长春建设成为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做出贡献。以2008年民进长春市委与长春晚报社联合召开的百年人民大街座谈会为起点,连续多年开展对长春这座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北方城市的研究和踏查。说到长春的历史,人们的普遍感知恐怕还是伪满14年的历史印迹,满清末代皇帝的懦弱无能和日本铁蹄耀武扬威的“国耻”情节。长春市的历史具有特殊性,既有殖民史又有抗争史;既有警示教育的历史见证,又有红色革命的光辉足迹。二道沟沙俄邮局是我党在长春市的第一个地下联络站,大和旅馆里也有地下党员革命活动的事迹,在这些灰色的建筑里留下了无数的红色革命故事。
正是这些先烈们的奋争,使得民进长春市委会更加坚定了踏查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尤其是城市文化的信念。从2008年至今,我会先后11次组织会员及城市历史文化爱好者300余人次踏查了人民大街、大马路以及长春满铁附属地、中东铁路用地、伪满中央银行、新民大街等,举行了8次踏查座谈会及学术论坛,350余人次参加研讨交流活动。
通过实地踏查、举办座谈会、集结史料、提出建议等方式来为历史文化的发展做贡献,这是民进长春市委会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从本党派的实际出发,扎实开展的一项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相结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成为市委会的一项品牌工程。很多热爱长春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普通市民都慕名而来,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长春晚报》、《东亚经贸新闻》等媒体多次进行大篇幅报道,长春电视台《发现长春》栏目也以踏查活动为蓝本,先后制作了多期节目。民进长春市委会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创造性地采取实地踏查的方式来记录历史、保存历史,弥补传统史料记载缺乏实地考察的缺点,丰富了长春历史的细节,同时也为长春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有利佐证和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除了上述亮点工程,在社会服务方面,民进长春市委会还从自己的界别特色和实际情况出发,整合有利资源,主动创新原有的社会服务形式,突破单纯捐物送教的模式,开展了“城乡少年手拉手”系列活动。通过农村孩子进城来,城里孩子到乡下去,相互体验生活,使他们在受到教育的同时变成好朋友,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还将扶贫帮困、捐资助教融入其中,使活动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另外,市委会还充分发挥文化出版专委会委员的优势,借势借力,与长春市教育局等单位连续三年联合举办长春市硬笔书法大赛,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活动的参与人数达到了约5万人次,参与学校及培训机构已近百家。市委会还先后以香港回归十周年、迎奥运、纪念建国60周年、纪念长春建城210周年和纪念建党90周年为主题,举办了5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展。运用书法绘画界会员的优势,在社区开展文化大讲堂,让更多市民“足不出区”通过活动,就能直观了解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此外,市委会还联合市妇联、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由吉林延安医院承办了长春市万名职业女性免费健康普查活动。
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管家村小学是市委会的对口扶贫助教对象。五年来,市委会经常组织会员中的骨干教师送课下乡,与该校师生深入交流,向该校捐赠了学习用品及桌椅、沙发等办公用品,又送去20台电脑帮助其组建了微机室,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市直委员会主委王中革为宽城区小城子小学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一体化设备。2012年9月末,市直委员会与朝阳区委会又联合为德惠市天台乡村小学捐建了微机室,同时为他们捐赠了黑板、桌椅等教学用具,价值共计20余万元。按照“万企联万户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的要求,市委会为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送去慰问金,与民进长春理工大学支部、企业界会员共同资助贫困大学生。民进吉林大学委员会二院支部、三院支部经常到九台、双阳等地的农村为农民开展义诊活动,累计义诊千余人次。
在汶川、玉树发生地震,西南地区发生旱灾及吉林省部分地区遭受洪水灾害后,市委会均立刻行动起来,动员全市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积极投身救灾活动。几年来,在抗震、抗旱、抗洪水等救灾活动中,据不完全统计,广大会员和机关干部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向灾区捐款累计200多万元人民币。会员郑万平、王海军、葛艳华被民进中央授予“民进全国抗震救灾优秀会员”荣誉称号;民进长春市委会被评为“民进全国抗震救灾表扬单位”。郑万平、王亚军被省委、省政府分别授予“吉林省赴四川地震灾区抢险救援个人一等功、二等功。王海军被省教育厅评为“2008年吉林省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教育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