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集宁委员会紧紧围绕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不断拓宽社会服务工作领域,社会服务步入规范化轨道,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一、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社会服务
(一)举办民间艺术作品展及出版书籍
举办富有文化气息的“文化统战”社会活动,扩大了民进在社会的影响力。2009年9月8日到10日,由市委统战部主办,民进集宁总支承办的“首届乌兰察布民间艺术作品展”在乌兰察布市书画院成功举办,共征集和展出作品200余件,展示了乌兰察布丰厚的民间艺术特色文化,获得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展后印发了《作品集》。2010年我会又积极协助市委统战部筹备“乌兰察布民间艺术精品展”。2009年3 月,在我会的提议下,市委统战部组织召开了“乌兰察布民俗文化座谈会”,全市文化界知名人士30余人参加座谈,就挖掘传承乌兰察布的民族民俗文化纷纷发表真知灼见,并决定编辑出版《乌兰察布民俗文化论文集》。
(二)举办法制、乡情教育讲座
为了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2009年、2011年连续两年,民进集宁总支委联合相关部门分别在集宁一中等5所中学举办了5期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累计8000余名学生听取了讲座;2010年5月,民进集宁总支委联合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一同到5个旗县市区、6所中学联合举办了乡情教育讲座,累计听课人数达到1680余人。这些活动的举办,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无裨益,而且通过乡情教育,使其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将来回报家乡、建设家乡,成为品学兼优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举办、参加民主党派乒乓球邀请赛。
2009年5月份,由市委统战部主办、民进承办的“庆建国60周年‘奥淳杯’民主党派乒乓球邀请赛”成功举办,各民主党派参赛队员30多人,活跃了乌兰察布市各党派的文化生活,培育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新风尚。2011年在乌兰察布市首届“察哈尔”杯乒乓球公开赛上,民进集宁委员会取得了女子团体第四名,女子单打第二、三、四名的好成绩。
二、加强支农服务力度,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民进集宁委员会高度重视到基层开展支农服务活动,专门下发有关文件,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联合市委统战部分赴旗县有关乡镇举办农牧业技术培训班,2009年举办了四期“设施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菜农达300位,并发放培训资料手册。2010年初,利用春耕前的农闲时间举办了三期农民培训班,每期培训班听课人数达50人之多,非常受农民的欢迎。2011年又举办了四期马铃薯膜下滴灌培训班,得到了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2012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和冷凉蔬菜种植的工作部署,举办了三期生猪养殖培训班和一期冷凉蔬菜种植培训班。这些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有力助推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
三、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奉献爱心
民进集宁委员会多年来十分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经常开展献爱心公益活动,尽力扶助社会弱势群众。2009年,我们协同市就业局与北京昌平鹿牌暖瓶厂取得联系,通过协商有关招工事宜,解决农民工再就业30余人,为当地的就业问题略尽微薄之力;协调市教育局和聋哑学校、私立童星摇篮幼儿园为孤独症智障孩子的教育问题谋求援助办法;为15位大学毕业生联系到会员企业(奥淳酒业)应聘工作;联系市团委,助推争取大学生创业基金。2010年4月20日,为了响应市委统战部的号召,积极组织民进会员为抗旱和地震救灾捐款,我们当时虽然只有24个会员,但捐款金额达3450元,在全市6个民主党派中,按捐款总额计算,民进居第二名,人均捐款额居第一位,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份爱心。2011年,与市残联联合出资15.25万元,先后在察右中旗宏盘乡和化德县朝阳镇建立了两个“贫困残疾人养殖扶贫基地”,与市委统战部、凉城县组织部和凉城县扶贫办共同在凉城县麦胡图镇胜利行政村索岱沟自然村设立扶贫基地机电井项目,使广大贫困残疾人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六一儿童节,民进集宁委员会与市委统战部共同筹资3万元,购买310套书包及学习用品,捐赠给乌兰察布市蒙古族小学,解决了部分贫困儿童学习用品缺乏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