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自身建设
政策院以政策研究和问题解决为根本出发点,以宏观性、现实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为指导方向,积极探索、创新科研和人事管理机制,注重平台建设,着力组织专家、学者、党派、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一线校长教师等合力开展政策研究,深化政策思考,努力提升服务国家教育政策和改革的作用力。
1、建立了开放、灵活的管理机制
政策院以创新、开放、灵活、合作的工作机制,面向专家学者开放,面向政府企业开放,面向民进组织开放,面向社会开放,以项目制、委托研究、中后期资助,单聘、双聘,较长期和短期聘用相结合等方式,凝聚和组织了大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党派成员、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以及一线校长与教师等共同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政策研究。政策院创新机制,灵活聘任了大学、科研机构、党派、人大政协、政府及相关部委、企业等中关注和熟悉中国教育改革和相关政策的领导专家作为研究人员;从北师大校内外聘任了具有较为突出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政策及研究修养的专家学者作为单聘、双聘或特聘研究人员,提供其良好的研究条件,围绕政策院政策研究和政策建议工作重点,开展深入研究。研究人员以岗位职责与任务为核心,采取开放、灵活的工作方式,因需而设,充分汇聚和利用了国内教育政策及相关研究与实践资源,积极合力开展政策研究和促进成果向政策转化。
2、成立了五个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增强常设研究机构力量,政策院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教育政策研究相关资源,在经充分征求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专家意见,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与其它机构合作,成立了五个研究中心,即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办学体制改革研究中心、高中教育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育公平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农民工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负责人和办公地点设置均根据研究基础和保障政策研究效果的原则进行,五个中心负责人中有3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担任;三个研究中心设在政策院内,而教育公平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设在北京大学,办学体制改革研究中心设在上海教科院。五个研究中心积极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紧扣研究重点,组织深入研究,提交政策建议。
3、聘任特聘研究员和专职研究工作人员
政策院按照按需设岗、自愿申报、专家评审、院内聘用的原则,面向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民进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聘任关注和熟悉中国教育改革和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并具有深厚研究积累或者政策经验的高水平专家学者驻院工作。目前已聘请有美国教育政策研究专家、教育部具有丰富政策研究实践经验的专家、民进具有长期参政议政工作经验的专家、高校具有深厚教育政策法律研究基础的专家等多人为特聘研究员。
同时,政策院在北师大的大力支持下,已经组建了由十余名公共管理、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领域中青年专家、学者组成的专职研究员队伍,全身心从事教育政策研究、成果转化、政策建议的联络、组织与跟进等工作。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民进中央的有力领导,离不开参政议政部、教育委员会、地方组织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北师大的鼎力支援,也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在严隽琪主席兼院长的带领下,政策院始终践行着改革创新、开拓务实的发展理念,始终秉承着“集智聚力,强教兴国”的价值追求,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以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深入扎实的政策研究,为国家重大教育战略、宏观教育决策提供研究支持和智力服务,为地方政府重要教育政策、改革方案的制定实施提供论证、咨询和科学支持;同时,政策院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探索开放、灵活的工作机制与合作机制,加强和拓展合作平台,为把政策院建设成为国家教育政策高级智库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