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会现场
12月16日上午,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第一次小组讨论,来自第一组(北京)的代表围绕中共十八大报告、民进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中共中央贺词以及民进如何更好地履行参政党各项职能、如何加强组织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高友东代表表示,在参与民进中央文件起草的工作中,无论是工作思路还是文件框架的布局,严隽琪同志都是亲自指点、亲自调研。根据会中央的工作部署,报告起草组一边学习,一边总结,一边思考,这个报告汇聚了全会的力量,反映了民进在实际工作中的成绩,是实事求是的。
高友东代表、姚树坤代表、臧铁军代表、郑学实代表在讨论会上发言
姚树坤代表说,作为参政党最核心的任务是参政议政,民主党派的很多同志在一线工作,所以在有些问题上会看得更深、更细。如果把切入点、突破口找准,那么无论是执政党、政府、社会等多层面都会高度评价参政党工作。民进应该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的作用,坚守老阵地,开拓新领域,要继续关注社会、经济等问题,广泛利用会内外资源。同时,为了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他建议成立“咨询委员会”。
臧铁军代表说,中共十八大要求站在一个新的改革开放平台上,这和民进的参政议政工作有很好的契合点,以往的工作思路应该重新梳理。他同时就“异地高考”问题提出了看法,“异地高考”是从考试公平方面来讲的,但实际上涉及的是城市各种资源配套问题。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由“政策一刀切”带来的,政府制定政策时不够理智。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参政党如何能提出更优质提案是参政议政的难点。建议对特殊教育教师待遇问题以及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
方志远代表说,民进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提出“顺势而为”,只有“顺势”才能有为,要坚持顺历史、顺民心、顺世界。坚持履行职能与自身建设相促进,参政党的存在和要靠年轻人,人才很重要,要建立良好的人才选择和激励制度。选择人才应该选择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的人,不能只看重个人头上的“光环”。
郑学实代表表示,民进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标题中提到“开拓创新”,民进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很好。扩宽思路来看,参政党是否可以评价政府的工作,今后的工作还是要在制度上、体制上下工夫。
此外,张锦、刘凯欣、张珩、王报换等代表也做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