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全力守护“稳稳的幸福”

——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建言加强国家安全

发布时间:2021-04-16     来源:团结报

放大

缩小

  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日前,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开展2021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据悉,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

  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内涵既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也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既是国家责任也是公民责任。为守护国家安全这一老百姓心中“稳稳的幸福”,长期以来,民主党派组织及其广大成员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针对国家安全相关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1 加强粮食安全

  稳住“粮袋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为保障粮食安全,民革中央提交了《关于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提案》。提案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际粮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的压力加大,需求结构转型也给粮食供给提出新要求。为此,提案建议,要落实粮食相关政策,形成保障粮食安全的合力,要构建国内外双循环的调控联动机制,保障粮食国际供应链安全,要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覆盖粮食全产业链,还要提供粮食保障的科技与智力支持,建设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民进中央提交了《关于提高耕地质量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提案》。提案针对基础地力不足、养分失衡严重,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耕地质量保护政策,着力培肥地力、平衡土壤养分,以及加大土壤污染防治、修复土壤生态等建议,并明确指出要加大重大科技攻关、持续突破土壤“卡脖子”问题。

  “稳定播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致公党中央也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在提交的《关于稳定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提案》中,致公党中央建议,要科学制定粮食生产专项规划,加强粮食主产功能区建设,同时,补惩结合,加强对流转后耕地用途的监管,加大对粮食主产功能区的金融扶持力度。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的任务,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龚立群就提交了《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建议》。“从国家层面应赋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基本农田种粮的执法权,加大处罚力度,力争保面积、稳产量。相关部门则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建好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台账。”龚立群说。同时他还建议,针对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加大优质种子研发的政策支持,从严制定种子审定的标准。

  2 加强生态安全

  筑牢“绿色屏障”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自然生态系统总体趋于稳定向好。但仍存在系统观念不强,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实短板,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了《关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围绕如何提升生态治理工程整体效益建言献策。

  这份提案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要坚持部门协作、统筹协调,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为基础,统筹各类规划、资金、项目,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一体化修复;建立健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体系;通过高质量建设重大工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等多项具体建议。

  今年全国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有多份提案涉及河流、湖泊、海洋流域生态保护。其中,《关于开展河流健康管理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提案》提出,要建立健全河流流域管理制度体系,开展系列河流综合治理的高强度监管工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近岸海域空间环境综合治理的提案》建议协调各部门构建“区域—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控和不同级别管理部门参与下的统筹统管机制,集中力量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管理方案,并督促落实。

  3 加强信息安全

  护航网络发展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重大问题。

  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人脸识别技术迅速广泛应用,但同时,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不需要个体主观同意就能采集生物特征信息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也存在着被破解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

  “人脸数据作为最关键的生物特征数据,一旦在信息流转和管理过程中被反制性技术手段攻击,就可能出现盗用资金、违法认证等恶性公共事件,进而触发溢出风险效应。”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民盟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人脸识别技术监管立法的提案》,建议推进建设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针对公民生物识别信息尤其人脸识别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滥用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主委张金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强公民生物识别信息安全保护,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限制非法采集、滥用公民生物信息。

  除此之外,2019年全国两会上,农工党中央在提交的《关于抓紧建立国家二维码应用监管体系 确保信息安全的提案》中指出,我国二维码的安全应用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亟待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机制,引导我国信息社会安全良性发展。农工党中央在上述提案中建议,作为移动互联核心标识的二维码,对我国信息安全影响巨大,必须列入国家整体信息安全体系,作为信息安全体系组成部分,同时,在国家二维码安全标识体系支持下,形成我国二维码应用的“三个统一、一个自主”,即:统一二维码“身份证”、统一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行业标准规范;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银行、军事、票务、医药等),推广使用我国自主的二维码标识体系。提案还建议继续推动我国二维码技术研究和标准制订与国际接轨,努力参与并主导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从事网络安全工作十多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周鸿祎认为网络攻击的危害越来越大,影响范围从单纯的网络安全,扩展到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社会安全、金融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面对这些威胁和挑战,周鸿祎认为构建一个数据统一、国家级的网络空间国土防御系统——国家级网络安全大脑,尤为重要。2019年全国两会上,周鸿祎提交提案,建议将国家级网络安全大脑列为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成立国家网络安全大脑项目总体工作组、专家组、工程推进组,运用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国家级网络安全大脑建设。

作者:郭权祺 赵亮     责任编辑:刘晓斯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