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中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对话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我们为何需要不标准答案

发布时间:2021-04-2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放大

缩小

  迈克尔·莱维特:2+5>7 

  我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是我在家办公或者说在家做研究那段时间。那个时候,我是全职“奶爸”。后来孩子稍微大一点了,我在他们身上花的时间稍微少一些了。我这种工作过于努力的状态,一直持续到60岁左右。60岁左右,我的人生中出现了一个契机,当时有人介绍我徒步登山。 

  第一次徒步登山,是和学校一群年轻人一起去的。去之前,我没有仔细看关于那次徒步旅行的介绍,等我走完以后,才知道一下子走了40公里。回来以后,我整整一个星期走不了路。 

  这次徒步旅行使我意识到,其实我可以把一周7天进行更好的安排,可以周一至周五专注于科研,周六周日去徒步旅行。因为我发现,在徒步旅行过程中,整个人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整个机体都专注于徒步这件事,大脑在疯狂地、深入地汲取养分,这个时候反而能够让人得到一种平衡。 

  后来我发现,徒步旅行回来之后的5天,我的工作效率会比原来高得多。两天的徒步旅行,让大脑汲取了充分的氧气,进行了充分的休息,反而事半功倍。后来我总跟别人说,2+5≠7,2+5>7。 

  朱永新:艺术教育能够“成人之美” 

   伟大的科学家往往有艺术精神,因为艺术是灵性的体现,是创造性最集中的表现。中小学生学艺术,不是简单地学一门技艺,学会弹琴、学会写字、学会画画,远远不是如此。艺术的最高境界在空白处,在连接处,在真正能够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艺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艺术是需要个性的。越是有个性的东西,越能体现艺术的本质特征。 

  新教育实验正在研发一门大艺术课程,抽出艺术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些概念,把戏剧、电影、设计、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形式整合起来。艺术教育能够“成人之美”,让我们更有灵性、更有创造性。如果学生能学点音乐、学点绘画、学点书法、学点设计、学点雕塑,等等,无论今后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因此而奠定重要基础。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西方心理学家将该阶段看作“最危险”或“心理断乳”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自我开始觉醒,想要在更多方面追求独立与自主,但心理还不成熟,容易与他人、与世界发生冲突。如何处理好自己与自己、与父母、与教师、与同伴的关系,如何应对学习中的压力与挑战,如何提高自身审美等,这些问题伴随着成长不断涌现。 

  如何解决中学阶段的成长烦恼?如何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中学阶段?针对这一话题,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与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近期在北京中学展开主题为“教育与人生”的高端对话。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两位学者的分享与探讨,会给予我们启示。 

  中学阶段要保持好奇心,不断挑战与尝试 

  每个人的中学时代都是不一样的,但在我们走向人生更高目标的过程中,这一阶段的经历又十分重要,甚至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莱维特:我的中学阶段在南非度过,南非的学制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小学外有5年的中学阶段,没有初中和高中这样的两段划分。而我自己的中学阶段相对短暂,只学了3年就毕业了。这一段中学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虽然你会做很多计划,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去调整自己的计划,对新事物新领域葆有好奇心,不断去挑战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要与时俱进。

  其实我在中学的时候不算是班上成绩最优异的学生,还好吧,排名也就是第三名左右,但学业问题对我挑战性不大。学生时代,对那些我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比如音乐,还有其他一些相对来讲比较冷门但是对我来说很有趣的领域,我都非常好奇。直到现在,我一直都特别喜欢去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喜欢去学习新知识。教育经历是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情,只是,为什么我的少年阶段这么快就结束了?

  我还记得,我读中学的时候曾经一度沉迷于台球游戏,深夜才回家。母亲在担心我的安全与学业之余,有了一个特别大胆的想法,让我用暑假3个月时间,把接下来两年的课程全部自学完。我竟然同意了她的建议,愿意去尝试一下。学习的过程尤为艰难,因为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除英语、拉丁文、希伯来语、南非语等语言课程外,还有数学、历史等。但我最终还是做到了,成功通过高考,在第二年开学时就直接去上大学了。

  对我而言,这是人生中一个非常大的跨越。我也意识到,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你勇于去尝试,或许就会被自己“惊讶到”或者“惊喜到”。

  朱永新:莱维特教授用3个月的时间修完整个高中课程,这一段经历很传奇。我在中学阶段也有相似的经历,初二假期时心血来潮,学完了整个初三的数学,后来到初三时学得很轻松。这说明,只要能够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去尝试,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莱维特教授提到的好奇心问题,我也十分认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本身就充满好奇,而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让我们不断地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探索的愿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却在不断地摧毁我们的好奇心,不断把所谓“标准”的答案给学生,再用标准答案来评价所有人。当只用一把尺子来度量所有人时,教育就走向了错误的方向。

  教育需要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值得探索与研究。很多像莱维特教授这样的科学家的成长与突破,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好奇心驱使下实现的,而科学的批判质疑精神也在此中彰显。

  找好自己的人生坐标,写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的差距,就是从这个时候拉开的。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就很容易迷茫,甚至迷失。 

  朱永新:我所进行的新教育实验提倡一种生命叙事理论,即人生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故事,需要人们不断去书写。有的人能够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有的人写出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但也有人把它写成了事故。故事走向如何,取决于写故事的人。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公,写好故事的前提,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原型。

  小学时,我们都曾被问过“将来想成为什么人”的问题,到了中学阶段,就要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寻找生命的榜样。以他们为原型,幻想自己的人生,放飞自己的梦想。如果你想成为科学家、教育家或文学家,就要从现在开始做准备。

  莱维特:朱永新教授的观点,我认同。我想补充的是,在我们的人生故事中,要善于抓住偶然机会,因为它很可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运气很重要,但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好运呢?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时刻做好准备,要伸展自己的触角,将自己暴露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话题、不同的环境中,让自己对这些环境、领域和话题,都充满着探索欲,至少要有所接触。

  如果喜欢数学,不妨去试试诗歌和文学;如果喜欢历史,不妨更多地去尝试挑战自己数学方面的天赋。天赋与潜能就像宝藏,需要不断挖掘,所以在中学阶段我们要学会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尝试那些可能让你暂时不太舒服或不太自在的东西,因为它很可能为你带来无限好运。其实对于所有行业来说,包括对于科学家来说,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新的想法和创意。有时候,当你突然迸发出一个很好的创意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创意是从哪里来的。但这些灵感和创意的产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正是因为有很长时间的储备,不断把自己暴露在新的环境当中、新的场景当中,才积累出这些能够让你迸发出很好创意的源泉和基础。

  今天早上,我看到学生正在学书法、学古乐、学茶艺。这些看上去与我们现在日新月异的、由科技所引领的21世纪相去甚远,因为今天我们谈的都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这样一些东西。但是,很有可能,你的一个新灵感,就是在你行茶艺的时候突然迸发出来的,这个想法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这些新的想法、创意什么时候会突然迸发出来,可能在你早上起床的时候,可能在你运动健身的时候。正是在你特别努力地去思考,想要逼迫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创意的时候,你最能想到一个好主意。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去运动,去学习不同的东西,去挑战自己。有可能,在你下一次行茶艺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很有可能会成为22世纪计算机模型的雏形,从而改变世界。

  在科学之旅中培养艺术精神 在艺术教育中提升创造力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两座山峰,两者在最高处是相通的。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艺术在培养审美力、道德力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莱维特: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想法,就是艺术的重要性。艺术在培养一个人的美感、审美以及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刚走进这个礼堂的时候,看到这个背板,发现下面的这些图形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画作里的山脉。这些图形突然把我带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那时我们在实验室里研究计算机模型。看上去,背板里这些山脉好像是由非常简单的线条组成的,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要在电脑上画出这样的山脉图形,是非常难的。有一个理论叫“隐线理论”,你在看到这座山脉的时候,计算机画出了它所有的不同维度的线条,但你看不到这些线条究竟是怎样用计算机呈现出来的。在过去的时间里,有非常多的科学家,付出了很多努力,设计出大量的计算机算法和建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计算机算法和建模,今天你才能够只需输入一些简单参数,就可以看到这样一座山脉的模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说明了,在大量的数学、计算机科学背后,艺术所体现的对大自然的审美以及自然能够给予我们的灵感。

  朱永新:正如莱维特先生所说,我们也看到,伟大的科学家,往往有艺术精神。因为艺术是灵性的体现,艺术是创造力最为集中的表现。在当下的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或美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现在很多学校设置了书法、绘画等艺术课程,但其目的不是培养一门技艺,而是通过这些艺术教育,真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是需要个性的,越是有个性的东西,越是体现艺术的本质特征。也许会有人问,我如果以后不做艺术家,那还学艺术干什么?其实音乐、绘画、设计、雕塑等这些艺术课程,对我们今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功能。因为,艺术的追求是真善美,这也是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汲取成长能量与灵感 

  共情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沟通的能力,但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虽已开始觉醒,却尚未成熟,往往会与自己、与父母、与同伴、与老师产生冲突。青少年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中学阶段成长和学习的必修课。 

  朱永新:我一直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有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我们可能会因为喜欢一门课老师的风格,或者得到一门课老师的夸奖,而学习特别用功,甚至想成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人作为社会动物,能在生活中、学习中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疫情期间,很多中学生由于跟父母关系紧张导致心理问题,甚或走向冲突与极端。而中学生如果能和父母、老师、同伴形成一个和谐的关系,学会分享快乐,就会为自己的成长积蓄不竭的动力。

  做科学研究也是如此。早期的科学研究都是以个体为主,现代的很多科学研究已经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整个团队共同探讨、研究,这是一个双赢的时代。

  莱维特:我们平常不太注意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它可以促进和开发我们的智慧不断成熟、成长,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进步。

  人生成长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与社交共情能力。我们是社交动物,所以我们可以在跟别人的互动过程中,汲取很多能量、创意与灵感。

  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社交的共情能力,在中国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时候,人在学习、研究过程当中,会进入一种执念或者钻牛角尖的状态,别的东西都看不见、听不见了,一直在偏执地做一件事情。这种偏执,是不太被鼓励的。你可能会说,我要每天学习24小时,连续学习100天,等到100天之后,数学考试成绩肯定会很好。但是这样一种做法,我们是不鼓励的,因为它是不健康的。人的大脑,就像走路时的肌肉、机器运转时所用的零部件一样,是会疲惫的。当你不断逼迫自己的大脑一直沉迷于或者说偏执于某一件事情,大脑也会疲惫,大脑的活动水平可能会降低,然后你的生产力、生产效率会下降。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你的产出或者说你大脑的聪明程度,也不会比你在放松的时候表现得更好。这样可能会产生危险,导致心理学上所说的“完全的消耗”,甚至可能会患抑郁症。

  从整个人生历程来看,学校阶段是非常短暂的,大家不要因为时间短暂就把自己完完全全地“消耗”掉。其实,人生就像爬山。你在攀爬一座高山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拼命地向前冲,把所有的劲儿都用完了,可能还没走多远,就再也没有力气继续向前走了。这样的人反而没有办法登顶。所以说,在攀登人生这座高峰的旅途中,给自己一些时间去休息,去享受一下周围的美景,你会发现可能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这是一种平衡而和谐的方式,它会让你在享受的过程当中逐步淡定。

  朱教授刚才谈到了家庭环境还有社交在人生当中的重要性。其实,这些就是非常好的旅途风景,能方便我们小憩一下,去享受到其他的、能够分散我们过度集中的注意力的美好时光。

  有时候,我们会特别努力地去试图解决某一个难题,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了。过分的专注可能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其实,人类本身是非常善于去解决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把自己逼得太狠的话,反而会得不偿失。当你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但又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妨休息一下,给自己一个小小的、中途的暂停时间,去看个电影、散个步,跟小狗一起出去玩一会儿,或者去见见朋友。这些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能够让你释放之前因过分专注造成的压力。

  当一个人身体压力激素水平降下来的时候,大脑的效率和行动力反而会上升,两者之间呈反比关系。其实,在人生当中也是这样,很多大的成就、突然让人茅塞顿开的事情,都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发生的。所以,我经常工作两三个小时,觉得自己已经快疲惫不堪的时候,就会停下来,去跟我的宝宝们玩一段时间。再回来工作的时候,我会发现,效率一下子高了很多。大家听上去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大家常常觉得,只有在没有任何东西分散注意力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才是最高的。我想说的是,这些所谓的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有可能是成就你工作质量的最关键的源泉。

  (本文由本报记者李萍根据朱永新与迈克尔·莱维特“教育与人生”高端对话整理而成)

作者:     责任编辑:刘晓斯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