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德高法正 大匠无华

  中国传统书法自古列六艺,其本身之价值是与中国人的哲学观、人生观、审美观高度契合的。愚以为:书之为道虽小,而匡世与哲理同工。作为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马叙伦先生深谙此理,并在艰难峥嵘的革命岁月中始终笔耕不辍。
  马叙伦身具文人学者气质,其书法之精深造诣和宏阔境界是其特殊天赋与漫长感悟升华后的灵魂产物。他的笔下没有一般文人书风的孱弱和自蹈习气,更无遗老的腐气,而是精气内转,悟化天地,落笔如探囊取物,从容淡定,这种淡定源于自信,自信源于自律,自律源于自醒,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国粹的优秀智慧基因。马叙伦兼善诸体,无论何种书体,他在书写时的笔法、意念及观察世界的方法,皆是东方智慧的凸显。
  马叙伦幼年染翰,开蒙课八法,得神于欧,中年取法柳,兼收并蓄,法乳润浸,自在挥运,尽得风神。观马叙伦行草书,胎息于《兰亭》,气韵高华,骨骼峻迈,风规自远。其二十三年书高适、岑参诗六首小楷作品,点画明显脱胎于赵孟頫《汉汲黯传》《道德经》,字里行间松雪遗风浓郁,观之雅韵盈怀,静气扑面。另一帧书于二十三年“双十节”的小楷,点画精到谨严,结构中宫密实,外侧开张,又具隋人墓志之遗韵,堪与“东涯老人”比肩。而中堂“月甫生明夜……”此作虽未落年号,从其笔力书风判定,当为马叙伦晚年之精品力作。信手书之,不为法拘,用墨大胆,尽得明贤王铎大草书之墨法,沉着痛快,墨迹酣畅,满纸氤氲淋漓,有些字的线条间由于涨墨太多而似乎点画难辨,含混一片,然观之毫无零乱、不讲究之感,其润浸在笔墨里,游走于点画间,颇具大气天成、解衣盘礴之象,实人书俱老,无意佳之作矣。
  人有美丑,物有优劣,书有高下。一幅书法作品的高下,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给出了明晰的评判标准:“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意涵是一幅好的书法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项穆的《书法雅言》云:“大要开卷之初,犹高人君子之远来,遥而望之,标格威仪,清秀端伟,飘飖若神仙,魁梧如尊贵矣。及其入门,近而察之,气体充和,容止雍穆,厚德若虚愚,威重如山岳矣。迨其在席,器宇恢乎有容,辞气溢然倾听。挫之不怒,惕之不惊,诱之不移,陵之不屈,道气德辉,蔼然服众。又如佳人之艳丽含情,若美玉之润彩奇目,玩之而愈可爱,见之而不忍离,此即真手真眼,意气相投也。”项穆所观由远及近,由近及里,由形及神,看得全,思得深,悟得透。
  古今以来,此中之真意,彰显于秦汉碑版、魏晋尺牍、大唐宋元诸家翰墨之中,钟张二王、欧陆虞黄,以至近代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于右任、林散之诸高峰,绚烂之极,几成绝响。20世纪末期至今之书坛,受西方异域思潮影响,丑、怪、吼、乱、射书充斥,乱象横生,贻毒无穷。东方文明之正脉被严重弱化,其正大辉煌之气象正离我们远去,何日再来,不得而知。此际,研究探讨马叙伦之书法艺术就显得尤为及时重要。
  观马叙伦书法,腕肘并悬,指臂齐运,用笔沉雄凝练,爽利不拘,起承转折,提按顿挫,结体之开合收放,掎让腾挪,无不透着书者常年经历了严格之书法专业训练及高质量之法度浸润,同时又在字里行间处处充盈着大爱、大格局、大心胸,故而才使其点画使转、章法布局中弥漫着浓郁纯正的正统书法色彩。且马叙伦笔下楷、行、草及篆籀兼擅,非经年累月笔耕不辍之大修为,难窥此境矣。更兼经学史典,心怀天下苍生之大慈悲,以善为本、以厚为大之大心胸,是东方文明传统国学中最为精彩之信仰、最为难得之品格的集中体现。细细品味马叙伦所书,实胸有万壑、饱读诗书、忧国忧民的文人志士之大学问家、书法大家。
  概览马叙伦所书,于秀丽中含劲健之姿,清远简穆,风神峻朗,法度谨严,纤纤乎如群星之列云汉,气韵高华。落落乎若环宇之坠峰峦,稳若泰山。观马叙伦笔下线质之内敛、精气内守,若老衲坐禅,静若处子,无影无火,通篇疏朗,文气雅韵十足,不疾不厉而风规自远。观其书虽属文人书法之范畴,然又绝非一句文人书法所能涵盖,先生书法之气象肃穆正大,非仅以学力可致,惟翰藻遗墨世尚罕见,其书遒劲雄浑,允推巨手,洵可宝也。
  马叙伦之笔墨天性禀赋,立足艺术大道,以不同时期的迥异风采,呈现出其不负历史、不负时代、正大绝伦的艺术人生。他的功业道德,彪炳人寰,将永铭史册。
  浅析马叙伦书法风格之演变形成,是与其投身波澜壮阔的中国民主革命和当时的学制改革都有着直接关系及影响的。
  1917年,作为文科学长的陈独秀为改革校风,向蔡元培提议成立“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社”,聘请马叙伦、沈尹默、刘季平等名家担任书法导师。这在民国初期的书法界不吝是一个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全国高校首开先河,在北大这所中国高等学校里,专门成立一个书法艺术研究组织,无疑是中国书法从近代走向现代的标志。
  马叙伦毕生投身革命,为中华民族独立及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不懈奋斗,身兼国家首任教育部长之重任,不遗余力为国家培养人才,政绩卓著,故虽治学谨严,学识渊博,并于文字学、金石学、训诂学、老庄哲学、诗词书论等领域均卓有建树,然其书名终被政绩所掩,世人对其高妙之书艺知之甚少,实为憾事矣。
  马叙伦晚岁疾病缠身,经年卧床,工作生活均极不便。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将一切疾病带来的痛苦磨难化为临池不辍、孜孜以求的动力,进而在对“逸格”追求道路上苦苦探索,久久为功。
  (作者系中国古文字学会副会长、杭州民进开明画院副院长)

  (2023年6期) 


      作者:□李奕声

Copyright © 2025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