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孤岛”之喜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后,上海沦为“孤岛”。但“孤岛”不孤,一批爱国民主人士留守在上海,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和鼓励下,于历史烟云中书写了民族抗争前行的不屈脚步。

 

  苦难的婚礼

 

  婚礼的第一场发生在1938年11月12日,那是上海沦陷成为“孤岛”一周年的日子,也本是文化界爱国民主人士举行“星六聚餐会”的日子。这次聚餐会改在了威海卫路中社礼堂。小小的礼堂,挤满了人,一场别样的婚礼正在举行。新郎孔另境,时年35岁,性格豪爽热情,豁达开朗,善于广交朋友,言辞铿锵激昂,喜怒皆形之于色。新娘金韵琴,时年20岁,还是学生,就读于上海法学院新闻专科,为人诚朴,很会烧菜。
  前来聚会贺喜的人有很多。这是黑暗中留守上海的人们久违的一次大聚会。郑振铎、王任叔、许杰、唐弢、梅益、林淡秋、钱君匋,以及金韵琴的老师柯灵、金学成等都来参加这场精心准备的婚礼。“孤岛”一年间,时局变化很快,大多数文艺界人士都已撤退到大后方。因各种原因隐居在“孤岛”的文化人都十分重视这次聚会。人们借婚礼之名,以喜庆气氛为掩护,传递交流着来自国内各地的“消息”和来自延安的“声音”。一股潜涌的领导力量正是来自中共地下党,使人们坚守住上海的宣传堡垒,用笔尖刺向共同的敌人。
  新郎孔另境(1904—1972年)是茅盾的小舅子,原名孔令俊,字若君,笔名东方曦,浙江桐乡乌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在杭州任中共杭县县委宣传部秘书,因武装暴动失败,县委遭到破坏,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其后,孔另境便来到上海,以写作谋生,担任编辑工作,并热衷戏剧运动。上海沦为“孤岛”后,孔另境在郑振铎、王任叔的指导下,战斗于上海文坛,时已颇有名声。新娘金韵琴(1919—1995年),长期在孔另境身边,从事出版校对工作,两人由此结为良缘。
  这场婚礼之后,上海的文艺界更加亲密地团结在一起,紧握笔杆,负起了文艺抗日统一阵线的作战任务,努力创作出了一批汇聚力量、凝聚人心的文艺作品。后来,孔另境一家人还赴苏北新四军革命根据地工作,因日寇大扫荡加剧,而重返上海。抗战胜利前夕,日寇在上海对文化人士进行疯狂地大搜捕,孔另境不幸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坐牢四十天后才被释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孔另境加入了民进。他曾回忆道:抗战时期,是中共党组织一直指引着他前行的道路,做了一回堂堂正正、有气节的文化人。

 

  为了战斗的结合

 

  有人说,上海滩曾经演绎过真实版的“潜伏”故事。主人公便是方行和王辛南。1941年2月2日,那年(辛巳年)正月初七,春节过年的氛围还很浓。但是元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阴云仍笼罩着,影响上海文艺进步人士的聚合心绪。婚礼的主角是新郎方行(1915—2000年),常州人,新娘王辛南(1913—2005年),上海人。证婚人是两位新人的导师郑振铎。
  

 

  参加婚礼的大都是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的老师和同学。其中有严景耀、周予同、李平心、许广平等人。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是1938年中共江苏省委文委领导下创办的,是一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干部学校,为推进抗日救亡运动培养了骨干,为支援抗日游击队输送了干部。方行是讲习所的学生骨干,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任同学会主席。讲习所编办有《综合半月刊》《学习半学刊》,方行是编委、记者。他善于组织引导同学们救亡图强,并动员他们到抗日民主根据地去从事抗敌工作。
  1941年12月,这对新婚夫妇双双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记者身份去苏北新四军根据地采访。期间,遇到了新四军首长陈毅。陈毅得知方行夫妇是郑振铎、周予同的学生,便很关切地询问郑振铎、周予同的处境状况,令夫妇俩都很意外。陈毅说明缘由,早些年写就一篇文章《归来的儿子》,曾向郑振铎主持的《小说月报》投过稿。当陈毅从方行夫妇口中得知郑振铎在上海处境危难后,亲笔写了一封信,希望郑振铎、周予同到根据地来, 并委托方行夫妇送达转交到郑振铎的手中。
  翌年春,方行夫妇再次受组织委派,到达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江淮大学筹建及南通大学的迁校事宜。新四军当时需要大量药品, 要到上海买药, 但上海假药太多, 必须有靠得住的药厂。王辛南是学化学的, 夫妇俩决定筹款开办药厂。于是,1943年初, 受党组织的指派, 他们在愚园路愚谷邨121号开办了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药厂,能够生产针剂、片剂、液剂,生产药品暗地运往苏北根据地。
  抗战胜利时, 方行担任《新文化》半月刊、《消息》半月刊副主编。对外请周建人出面, 实际工作由他来做。这期间,方行结识蔡尚思,共同编著了《谭嗣同全集》, 托付生活书店经理徐伯昕出版发行。1947 年,方行、王辛南承租了位于永乐邨 21 号的寓所,作为中共地下党负责同志的暂居处,并负责中共地下党上海领导机关开展机要工作,确保党的地下工作安全开展。
  上海解放后,方行任上海市工商局主任秘书,参与接管工作。后参加筹建上海人民检察署,并任副检察长。1957年后,调任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后任上海美协党组书记。夫人王辛南曾任上海市妇联副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

 

  越粤璧合贤伉俪

 

  1941年夏天,抗战方殷,国运更为艰难。一对有缘人时逢本命年,新事新办,终成眷属。在7月5日那天举行的“星六聚餐会”上,新郎严景耀(1905—1976年)和新娘雷洁琼(1905—2011年)是同龄。两人皆曾留学美国,也本是燕京大学任教时的同事,由于志同道合,结下革命感情,并通过长达六年的相恋,结为夫妇。主持婚礼的是吴耀宗,当晚请客做东、实际张罗操办的是新新公司总经理萧宗俊。萧宗俊是益友社主要成员。他与赵朴初一道,在上海沦陷岁月中,以民族大义为重,利用职务之便,不时地为抗日部队秘密采购军需物资和药品。聚餐会上,郑振铎、许广平、赵朴初等好友也陆续赶来欢聚一堂,一同为新人祝贺。严景耀和雷洁琼连声致谢。
  严景耀、雷洁琼相识在1935年冬天。北京举行一二·九运动示威游行,燕京大学学子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一起走上街头抗议,反对日本侵略者。游行队伍中唯一的一位女教师,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雷洁琼。严景耀不时地与她并肩走在一起,挥旗呐喊。第二年,由于“白色恐怖”笼罩京城,严景耀被迫离开北平南下,到上海就职工部局西牢助理典狱长。而雷洁琼也南下江西,开展妇女运动,并在江西国立中正大学任教。期间,两人时不时鸿雁传书,相互交流工作处境。雷洁琼也时常找机会造访上海与恋人相会,并参加各类政治活动的聚会。1941年5月,雷洁琼来到上海,任教东吴大学。两个月后便举行了这一场简朴的婚礼。餐会上,好友都向新人赠送了礼物。唯独赵朴初微微一笑道:“我只有赋诗相赠如何?”
  参差两两好安排,嘉礼从今美例开。
  越粤人才夸璧合,前称周许后严雷。
  大家听了都会意称赞:吟得妙!前有鲁迅与许广平的结缘,后有严景耀、雷洁琼的成姻,爱情至上、越粤璧合,矢志不渝奔赴革命。之后的三十五载风雨岁月里,严景耀和雷洁琼始终携手并肩,同甘共苦。尤其是1946年“下关事件”,夫妇俩的车站道别为民进人留下了靡坚不摧的印记。1949年,夫妇俩受马叙伦委托前往河北西柏坡、李家庄,参与协商建国大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为新中国的诞生写就了他们人生最为重要的篇章,并参加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夫妇俩从事新中国的法学高等教育与社会学研究工作,竭诚尽力,奉献睿智。
  述往“孤岛”之喜,那是无畏抗争、永结同心的力量。前辈们相信爱情,忠贞不渝,无往不胜。今天的民进人,也该信念如此。
  (作者系民进宁波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2024年1期)
  

  


      作者:□徐建成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