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我与民进的故事

  编者按:民进中央机关第110期开明讲坛,以“我与民进的故事”为主题。座谈会上,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正宪,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栗峥,郑振铎曾孙、商务印书馆版权经理郑炜昊,民进中央办公厅信息技术管理处二级调研员韩笑,结合工作学习生活经历,讲述了自己与民进的故事。
  
  ※吴正宪※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一直在基础教育岗位努力工作着,也一直在为教育建言献策。我一直在告诫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是一名民进会员,要不辱使命”。
  回顾自己的成长,往事历历在目,情怀犹在心头。1970年的盛夏,我怀揣教育理想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启程。我教语文、教数学、做班主任,一干就是25年。我以对儿童和教育的热爱,创造了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唤起了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后来进入教研队伍,一干又是30年。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质量服务,成就许许多多教师对美好教育理想的追寻,拓展了自己的学习历程,和众多老师一起享受高品质的教师职业幸福。从“儿童教育”到“教师教育”,可以说,我是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前行,循着中国教育改革的脉搏走来。
  多年来自己的进步成长与民进组织的关怀息息相关,离不开组织的教育与培养。我清晰地记得加入民进组织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我当时还是一位青年,渴望做一名好老师,渴望找到组织,让心灵有归属感。那时我听说了民进组织,了解到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科学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为主,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党。马叙伦、叶圣陶、雷洁琼等前辈就是我们民进会员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还自觉学习了民进章程、历史。会章,是民进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会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会史,让我了解民进的光荣传统,要继承发扬优良作风,树立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989年1月我正式加入民进,荣幸地成为了一名民进会员。我多次参加由民进中央和民进北京市委会组织的新会员培训,这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段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培训班内容丰富、授课专家有着深厚的政策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他们观点精辟、见解独到,让我在学习中不仅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使自身的思想认识有了较大提高、精神境界有了进一步提升。
  我时刻问自己,加入民进组织应该做些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我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热爱本职,积极工作,全身心致力于基础教育;我致力于民进组织交给我的各项任务,更好地履行会员职责。多年的实践证明,积极参加民进组织的工作与搞好本职工作并不矛盾,而且可以相辅相成。积极参政议政,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掌握更多信息,促进对基础教育的深入思考,提高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也使得基础教育工作越做越有热情,越做越专业,越做越有使命感,越做越有责任担当。
  作为民进会员,我热爱组织,随时随地都明确自己民进会员的身份,说话做事都注意维护民进形象;我关心民进的工作,积极参加民进的活动,把自己的成长与组织联系在一起。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情况,提出建议。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就承担了区政协委员、常委,市政协委员、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等职责,这些工作渠道成为我了解民生、为教育建言、提出议案的重要路径。
  2013年3月5日,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时被聘为国家督学,参与对全国基础教育的督察工作。从“小学课堂”走进“人民大会堂”,从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研究者,到成为一名人民的“代言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有兴奋,有激动,但更多的是压力与责任。我深知,每一件议案建议的背后都要以扎实的调研为基础,因此调查研究成为了我的工作自觉与习惯。我在政协和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多件提案议案,如“关于环境保护问题”“关于养老问题”“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问题”“关于边远农村地区教师待遇问题”等。这些提案议案都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复,有些意见被采纳。当然我最熟悉、最关注的还是基础教育,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提出了“给孩子留个做梦的时间”“我心中牵挂的小板凳——为农村孩子添把有靠背的椅子”“让政府为教师办实事成为一种制度——为山区老师说句话”等,这些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民进会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要进一步强化意识,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坚守工作岗位,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回首往事,我庆幸自己职业生命的历程正逢祖国改革开放,正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的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我很幸运地成为一名民进会员、全国人大代表,有机会为教育发展建言,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坚守初心,执着探索。我这样一路走来,也将继续走下去……
  
  ※栗 峥 ※
  2002年,我到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学校教学楼的大厅,我看到正中一大幅肖像,一位看上去面容慈祥、气质出众、知性而优雅的老人,她就是雷洁琼。开学典礼上,校长介绍学校历史,多次提到了雷先生。雷洁琼与严景耀夫妇二人既是民进创始人,又是法大的创始人。1945年,雷洁琼与严景耀参与发起创建民进。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系大调整中,雷洁琼与严景耀又从燕京大学来到了法大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参与创办了北京政法学院,并从1952年至1972年在此任教20年。雷洁琼任副教务长,讲授婚姻法;严景耀任国家法教研室主任,讲授宪法。这20年是民进与法大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20年,从那时起,法大一直流淌着民进的血液,民进一直印刻着法大的身影。民进与法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血脉联系。当我每天走进教学大楼去上课时,总会看到雷先生慈祥的笑容,我会很自然地认为,我作为一个学法的人就要像雷先生那样做人做事。雷先生的形象与故事不仅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法大师生。
  在2015年之前,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像我祖父一样的法学教师,所以我的精力都放在如何精进学问上,但我发现我研究问题越走越窄。父亲提醒我,不能只做书斋里的精细到针眼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要为这个时代、为这个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之后,我有了加入民进的强烈意愿。我是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的,加入主界别之一是教育的民进顺其自然,加之作为一名雷先生曾经工作过的法大的教师,如果有幸能为民进作点微薄贡献,也是对民进先辈和法大先辈初心使命的最好传承,希望可以沿着雷先生的足迹将民进的火种在法大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加入民进后,我学习了民进的发展历程,体会到民进先贤一直奋勇向前,一路披荆斩棘,一程山高水长,走出了一条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为民族复兴不遗余力的奋斗之路。我也接触到了民进各界优秀会员,他们心系民生,情牵百姓,将人民的心声与呼声书写在建言献策的字里行间。民进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民进人的努力、付出与奉献,他们以身作则,恪尽己责,他们作为一个个个体,可能只是国家发展链条中的爝火微光,但正是每一个脚踏实地的爝火微光薪火相传,推动了庞大的国家奔腾向前,这正是支撑中国发展的宏伟力量。
  我们都是马叙伦、雷洁琼、严景耀的传承人,叩问初心,“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民进精神激励我今后要不断涵养厚德情操,践行格物理性,秉持致公精神,呵护民进光辉;保持对民进精神的敬意,怀揣对民族复兴的憧憬,大道而行,向阳而歌,以澎湃之心、智识之策、奋进之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郑炜昊※
  作为一名希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年轻人,加入民进能更好发挥我的特长和优势。民进的界别为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学习经历来看,我曾在国内外名校深造学习历史、考古以及传媒等专业。从工作履历来看,我曾经是老师,现在也带一些学生,目前本职工作就在出版社。留学旅居欧美国家的经历,使我比较了解西方国家大众的文化、习俗和想法,我认为向其他国家展现我国优秀的文化内容,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宣传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我们国家的形象。加入民进,有利于我更好助力架设不同国家、民族及文化之间沟通和友谊的桥梁,能为民进在统战方面的工作增添活力。
  从我的家庭角度来讲,我的曾祖父郑振铎,是民进创始人之一。
  1945年10月13日,郑振铎与徐伯昕等人创办了《民主》周刊并担任主编。《民主》周刊刚问世,便担负起争取民主、抨击时弊的社会责任,创刊号上载有马叙伦的《思想解放》,周建人的《略论这回大战的性质与法西斯的歪曲事实》,许广平的《迎双十节》等重磅文章。共同的主张使郑振铎、马叙伦、许广平、严景耀、雷洁琼、傅雷等爱国民主人士越走越近,频繁聚会,共商时事,严峻的形势使他们决定成立团体联合斗争,以扩大政治影响。
  1945年12月30日,民进在上海成立, 郑振铎在3天后召开的第二次会员大会上被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民进成立后公开发表的第一个宣言《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就发表在《民主》周刊第十四期上。此后,民进同仁不仅以个人名义频频在《民主》周刊上刊发政论,还以组织名义发表了《中国民主促进会给政治协商会议建议书》等文章。《民主》周刊是民进争取和平民主的重要阵地,实际上承担了民进机关刊物的重任。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拥护。
  当年,曾祖父郑振铎积极响应“五一口号”,以民进创始人和民主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从上海辗转至香港,隐姓埋名乘船北上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参与制定国旗、国徽与国歌。
  解放后,郑振铎以爱国民主人士身份活跃在中国的政治和外交舞台上,多次完成出访、交流、沟通、外交接待工作。
  从小耳濡目染听着这些事迹长大的我多次被感动,也坚定了我继承先辈遗志,继续以爱国民主人士身份为国家作贡献的信念。

 

  ※韩 笑※
  我于2002年参加工作,一直在民进中央办公厅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民进历史上那些闪光的名字一直像灯塔一样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比如,马叙伦、王绍鏊、冰心、叶圣陶、郑振铎、周建人、雷洁琼等民进老一辈。
  那时,我虽然年轻,热血沸腾,但并未加入民进组织,因为对我来说,有一个问题没有思考清楚——我能为组织做什么?直到2021 年赴柳州民进机关挂职,我才坚定了向组织靠拢的决心。
  到柳州以后我通过参加各种会内活动,积极接触和了解当地会员,陪着专家们一起送医送药下村镇,为村民义诊。2022 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带着一批玩具到三江县某苗寨的幼儿园陪孩子们过节,为孩子们义诊。有的孩子现场诊断出疑似脑瘫,我当时心情很沉重,当看到仍有地方医疗条件非常有限,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内心一种想要为社会做点什么的情绪澎湃,我想,这就是使命感吧。
  我身边的许多民进人,也用他们默默的奉献和执着的坚守感动着我。比如会员梁英,是某中学的副校长,在一次新发展会员考察时,她的一段话深深地感动了我,她说:“因为我是民进会员,一言一行代表了组织,所以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曾在民进会史的学习中受到感召、鼓舞,充满力量,也曾深深被民进先贤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而今天,一位普通民进会员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让我心潮澎湃。我看到了民进人的精神,那雄壮的精神之魂如定海神针深深印刻在每位民进人的心里,成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与建设的希望和动力。正是在这些意志坚定并为人表率的民进会员的魅力感召下,才有更多的年轻人不断加入到民进这个大家庭,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站稳政治立场,做理想信念坚定的参政党成员,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
  参加支部活动时我总爱与大家讲一讲会史,讲得最多的是“刘中月事件”。我觉得,这是民进作为以教育为主界别之一的参政党,为维护教师权益、为提高教师地位积极奔走呼吁的一个生动鲜活的事例。
  我当时负责组织工作,做背调,与新会员谈话,我准备了“三板斧”——首先,人还是需要一个组织的,有组织的依靠人会更有力量。其次,这个选择过程是组织与个人相互认同的过程,既是组织对个人的认同,同时也是个人对组织的认同,志同道合的一批人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这是加入组织的目的。第三,组织搭建了履职尽责的平台,希望用好这个平台,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添砖加瓦。这些话与其说是讲给新会员,其实更像是说给我自己,是对自己内心信仰的指引与肯定。
  在柳州期间我积极投入参政议政工作,撰写社情民意信息20多篇,数篇被民进中央采用,有一篇还被全国政协采用,应该说成绩是合格的。回到北京,我递交了入会申请书,加入了民进这个大家庭。
  回望这一段追寻民进脚步的历程,我才发现,原来,遇见民进,是生活给予我最美好的安排。我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民进会员?我认为,要做到四点:一是学习会史,继承传统;二是热爱本职,积极工作;三是热爱组织,关心会务;四是关心政治,提高能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谢民进,让我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我要努力学习民进前辈的优良品德,志存高远,自觉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进一步强化意识,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 ;坚守工作岗位,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2024年3期) 


      作者: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