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要奔小康,抓好健康

  据《人民日报》报道,重庆最近把“健康”列为城市发展目标,提出到2012年市民体质抽查合格率要达8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等目标,此举得到广大市民积极响应。
  我们已确定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以人为本、高度强调人民生活质量的社会。唯有民众身心健康,才能为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才智和力量,也才能充分享受小康社会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因此,抓好全民健康既是奔小康的手段、也是目的,实现全民健康必然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基础条件和重要标志。
  当前在不少地方,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相当缺乏、落后,群众整体体质状况不佳,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体质堪忧。2005年初公布的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国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仅1.0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体育场仅2.59个。国家体育总局网站2005年12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也指出,我国国民体质优秀率仅为13.8%,良好率仅为25.2%,合格率仅为48.2%。这一状况与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很不适应,亟待加以改善。为此,政府必须强化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培养群众的健身观念和习惯,让群众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重庆市把“健康”列为发展目标,可谓抓住了奔小康的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因素。当然,促进市民健康不能只靠抓群众体育,还包括改善环境质量,做好公共场所控烟,建立市民心理卫生维护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需要政府全面、科学规划。做好这个系统性的工程,对带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对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效益——一个身心健康、充满活力、意志坚强、体魄强健的民族能迸发出多么旺盛和持久的创造力!
  现在,“GDP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已有越来多的城市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将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些“软指标”作为重要项目,“幸福指数”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这与“唯GDP”的目标相比,无疑是政府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进步。不过,由于“幸福指数”主要测主观感受,很难量化和对比,测量标准尚存较大争议,舆论担心它会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赶时髦、造数字、搞形式的下一个“GDP崇拜”。
  重庆市推出的“健康重庆”目标,号召全民健身,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能从深层次反映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与“幸福指数”的精神十分契合。同时,这个目标既放眼长远,又从小处入手,明确、实在、可行、好测,群众容易理解、乐意参与,是一个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发展“软指标”。但愿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出这样利国利民的发展指标。


           (本栏责编:金 人)


      作者:黄琳斌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