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做生态农业的追梦人

  
  人物名片
  江伟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某家庭农场农场主、民进衢江总支第三支部副主委。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敢打敢拼  情系“三农”
  江伟琴生于一个朴实的农民家庭,父辈们靠一亩三分田生活。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自己创业,开起了第一家生活用品、化妆品店。由于所有的资金都来自同学和亲戚朋友的借款,她不断地告诫自己:“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还清了所有的借款。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她用自己积累的资金开过运动服装店、球鞋店,甚至在春节期间还摆过地摊。在她看来,只要有商机,即使没做过也要去尝试、敢尝试。
  之所以涉足农业领域,江伟琴是受到了丈夫的影响。2007年,经过多年打拼,江伟琴已经有了既能赚钱又能游山玩水的工作——旅游。但结婚后,丈夫却一门心思扑在 300 多亩的
  毛竹山上。刚开始,江伟琴对丈夫的选择并不理解,因为她知道做农业不仅辛苦,还投入大、回报慢、利润薄。现在丈夫却要去偏远的山上搞农业,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接受不了。但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她大量查阅资料,多方咨询朋友,最终认识到农业的前景是好的。慢慢地,江伟琴接受了丈夫的选择,并且义无反顾地选择支持丈夫的事业。一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她经历了别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吃了很多以前从没吃过的苦,流了不知多少汗水和眼泪,但是她从未放弃,一直坚持着农业梦想,凭借着敏锐的思维、创新的头脑、开阔的眼界,不断取得成就。
  生态循环  高端定制
  2011 年,已 经 从 事食 用 菌种 植 多 年的江伟琴,又在山里找到了一些相对连片土地,种起了高山蔬菜。江伟琴觉得,带动山区农民发展高山蔬菜,不仅可以解决一个人单打独斗、力量不够的问题,也能带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于是她动员村书记、村主任,一起扩大高山蔬菜的生产规模。几年下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整个村的高山蔬菜种植。为了能让农民百姓多赚钱,江伟琴跑到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推销家乡的高山蔬菜礼盒。优良的品质、实诚的价格,他们的高山蔬菜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农民赚到的钱更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更高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梦。山区的好山好水真的变成了最大的财富,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吃过江伟琴家生态大米的朋友,提出到她的农场认领一亩地,请她帮忙种植管理。不要求有多高的产量,但一定要原生态、古法种植,也就是纯手工种植、纯手工收割、纯手工晾晒稻谷等,最后还告诉她钱不是问题。这一特殊的要求,一下子就点醒了她:高山上土地零散面积小而且不规则,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但山高水清空气好,这种高端的私人订制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是一个生产者、消费者、生态三赢的模式,是农业领域一种全新的生产营销模式。现如今,江伟琴的高端定制客户群越来越庞大,产品种类也从稻谷向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产品拓展。
  江伟琴的家庭农场位于衢州杜泽镇万亩水生蔬菜基地,一望无际的茭白叶迎风摇曳。一次偶然的机会,江伟琴得知废弃的茭白叶含有较丰富的营养,可以替代木屑生产食用菌,食用菌采收完后,把菌渣做成有机肥还到茭白地里,便联系了科技人员咨询情况。在农业农村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第一期建设了 30 亩大棚用来栽培食用菌,此后又扩大规模,增加 70 亩大棚,主要利用废茭白叶栽培食用菌,既降低了种菇的成本,又提高了种菇的效益。
  她还不断加大茭白叶利用的创新力度,扩大茭白叶的利用渠道,变废为宝,如通过与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合作,建青饲料生产线,探索通过乳酸菌发酵处理废弃茭白叶,使之成为牛羊青贮饲料,把茭白叶做成各种各样的精美编织品出口日本等,每年至少可消耗 6500 吨茭白叶,还基地水土一片洁净。
  智慧人生  共同富裕
  自从选择开创农业事业以后,江伟琴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农业知识缺乏。于是她一边创业,一边抽时间努力学习。每年江伟琴都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培训学习。通过努力,2014 年,江伟琴考上了浙江农林大学的经济学本科班。2018 年,她通过多轮笔试面试,考上浙江农艺师学院在职研修生班,成为衢江区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学员。
  她还组建现代化的培训教室,举办多场“全市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杜泽镇生态循环种养殖技术”等培训班,免费把在外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把农业专家教授请到大山深处授课,真正把科研论文写到田间地头,受众达 1000多人次。创办的农场被评为省级田间学校、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省农艺师学院示范实训基地等。
  江伟琴说:“因为有梦想,我们才能铸就生命的辉煌,而我的农业梦就是: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农村繁荣,我要做一名幸福的农民!”

  (2023年2期) 


      作者:□ 黄咏梅

Copyright © 2025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