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不忘初心 巧琢匠心

  人物名片
  赵军,民进会员,新疆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新疆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天翼》在第二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一直以来,赵军热衷并从事玉雕艺术的研究创作工作。他说,每位玉雕师融入的是心血,雕琢的是生命,没有半途而废,只有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守爱一生。
  与玉结缘,匠人精神打磨人生
  古人认为,玉为灵物,可通人性。也许,这是文学作品中的猜想或民间美妙的传说,现实生活中未必会出现。然而,听了赵军对往事的深情诉说,我们不由不信人与玉之间确有缘分。
  赵军与玉结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赵军出生在新疆哈密市,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他到乌鲁木齐看朋友,被路边地摊上一些玉雕品吸引。赵军说,当时他就萌生了学习玉雕技艺的念头。1993年,23岁的赵军正式拜师学习玉雕技艺,一学就是5年。为了学好玉雕,赵军仔细观察学习师父开料、画料、雕刻、打磨、抛光,一有空闲工位,他便坐上去,从最基础的绘画开始模仿操作。
  玉雕是一门需要沉下心钻研的手艺,从门外汉到能独当一面出师,每人的悟性、努力差异,都决定了出师的时间和最终成就。一名玉雕师入门2年至3年才能做一些工艺简单的作品,学习耗时长且不容易见到成绩,这对手艺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次,师父让赵军把一个玉壶造型的壶芯内部全部掏空,由于使用工具不当,料石上部出现了一道小小的裂纹。“那个料石的材质非常好,因为这个裂纹,可能就废了。”赵军说,当时自己很害怕,师父查看后,盯着那块料石陷入了沉思。后来,师父在那个裂纹处设计了几片竹叶,把手设计成了竹子模样,雕刻完成后,反而成了一件造型独特的艺术品。这件事情让他特别震撼,感受到真正的玉雕师,能把废料变成宝贝。
  玉雕枯燥乏味的流程,让赵军身边的工友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不急不躁,在玉石雕刻中淬炼自己的技艺。深入骨髓的热爱和日益成熟的技艺,令他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终于在1998年,他开办了自己的玉石雕刻房,2003年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厚积薄发,琢玉技艺绽放异彩
  2019年,第二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在武汉举行,赵军带着一件名为《天翼》的作品参赛。凭借雕刻手法的精湛写实,《天翼》获2019“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赵军在新疆玉雕圈内崭露头角。
  在赵军看来,雕刻技艺应该富有创造性,雕刻师更应具备思想性。他的玉雕代表作《天翼》《二龙戏珠》《一路同行》《守护》《母子情深》《深山访友图》等,无不惟妙惟肖、生动鲜活。有些作品同时要采用圆雕、镂雕、浮雕等技艺。他还在金丝玉上进行大胆尝试,创作的《三羊开泰》《太平有象》等作品,在多个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奖。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也是在挑战中淬炼蜕变。赵军的作品风格特点鲜明,立意独特,尤其擅长动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备受业界、古玩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喜爱。赵军说,他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雕刻技法,力争让手中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神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他躬身入局、创作不止,也为后来 “人生如玉,玉如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艺双馨,传承工艺无懈无怠
  玉雕是一门古老而弥新的艺术,它承载着的不仅仅是创作的工艺,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艺无止境,赵军为人谦恭低调,他秉承今承古制,追源归宗,取法自然的玉雕精神,将大部分精力醉心于玉雕艺术创作,用诸多心血培育玉雕传人。他说,新疆的玉雕文化传统独特、技艺精湛,要让新疆的玉雕艺术一代代传承,彰显新疆的玉雕工艺水平,宣传新疆的玉文化。
  多年来,赵军无私传授自己的经验,已培养了近30名玉雕学生,其中十多名徒弟已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形成了一支独具特色的新疆玉石文化宣传队。“我虽没有大国工匠之才华,但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传承的玉雕技艺,为自己的一份初心,满心情怀,向社会呈现一件件精品佳作”,赵军眼神笃定而深远。
  双岗建功,民进路上奋发求索
  赵军说,与民进的缘分,就像一块无瑕的美玉,经久雕琢,愈发醇厚。从最初的不了解,到成为一名民进会员,赵军用了7年时间。这期间与会员中的艺术家们的相处,让他切身感受到“爱满民进”的温暖,深切体会到“温暖我心”的力量,使他逐渐萌发了加入民进的想法。在民进乌鲁木齐市委会原主委罗皋毅的介绍下,他光荣地成为民进大家庭中的一员。
  作为民进会员,赵军热心会务活动,多次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积极建言,多项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乌鲁木齐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报名小区志愿者,为疫情防控献计出力,捐款捐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赵军说:“一个人绝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因为初心是本色和信仰,是生命的厚度,也是灵魂的高度。能够与民进结缘,我一生无悔,在未来的日子,我将不忘初心,不断求索,以一名玉雕人精诚所至、奋发有为的状态,为民进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为传承中国玉石文化再谱新篇!”
  (2023年7期)
   

      作者:□本刊特约通讯员 王 宁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