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为孩子播撒幸福的花婆婆

  

 

  人物名片
  韩冰川,民进会员,山东省淄博市汇英幼儿园副园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入选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要给童年‘留白’,在生活的河流里,让每个生命尽可能自由、自主、自在、自然地生长。”这是山东省淄博市汇英幼儿园副园长韩冰川的教育主张。
  32年,她像一道光,照亮着幼儿的童年,也为学前教育通往“幸福完整的生活”绘出了一幅诗意而动人的“童年地图”。
  像花婆婆一样播撒幸福的种子
  “要像花婆婆一样,做一件让世界因我而更美丽的事”——汇英幼儿园的“花婆婆行动”,源于韩冰川对绘本《花婆婆》的钟爱。
  2008年,一直喜欢读书的韩冰川在幼儿园组织发起了“书香宝贝行动计划”。十五年来,“流动小书包”“流动小书架”“大手拉小手亲子共读”“亲子自制图画书”等富有创意的活动,带动了5000多个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同时,她也在关注着山区的幼儿们。她牵头在教职工中发起“花婆婆行动”,已累计为淄博市沂源县的11个乡镇、28个乡村幼儿园建起了绘本馆,捐赠图画书14000多册,价值20多万元。她多次到山区幼儿园为教师和家长举办绘本阅读讲座,让2600余名山村娃也拥有了幸福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光,播下了一颗颗阅读的火种。
  “‘花婆婆’的种子,不只有书香,而是关乎幸福。”韩冰川坚信,幸福才是所有教育的终极目的。基于此,她带领教师们踏上了“创建一间幸福教室”的长旅。
  在韩冰川看来,童年是人生的宝藏,是一个人内在力量之源。那些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那种被充分尊重、充分信任、充分爱着的感受,那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所带来的深深满足感,都会成为一个幼儿长大后面对漫长人生的动力之源。
  让每个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在成长”
  早在2000年,韩冰川就已经开启了对幼儿自主性培养的探索。她认为教师需要给予幼儿帮助,但不可以代替幼儿成长,要在帮助幼儿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我能行”。她特别重视幼儿 自主性发展,在一日生活中尽可能给幼儿更多的自由与自主。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就放手让他自己做。比如,班里一个小男孩不会扣扣子,请她帮忙,她把男孩的扣子的一半穿过扣眼,再让男孩把扣子从扣眼里拉出来。当他做到后,她会给予夸奖。就这样,她引导他一个一个把扣子扣进去。扣到最后一个时,小男孩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了。
  “小豆豆”游戏式运动会前,幼儿们会一起讨论自己班“小豆豆”运动会的内容,选报比赛项目,选择队友,自主设计和布置比赛场地,设计和制作号码牌,去争取大班哥哥姐姐的支持……
  “举办这个运动会,不是为了比输赢,而是要让所有的幼儿能爱上运动,并因此变得更加自信。”韩冰川认为,因为给了幼儿自主的机会,很多幼儿选择了挑战比自己强的对手,选择了挑战自己不擅长的项目,这样带来的自我效能感要远远胜过那些轻而易举的“赢”,这才是对他们终身成长最具价值的地方。这既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帮助,又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其更强的自主与自信。
  2014年前后,韩冰川开始反思幼儿园“假游戏”现象,在游戏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支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全市乃至全省最早尝试开展户外自主游戏,引领并带动了地区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的有效策略研究》等分别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有两本专著入选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为推动“幼儿自主性发展”和“自主游戏”的全面铺开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汇英样本”。
  把“一日生活”的理想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韩冰川特别认同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她认为“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并确立了“为幼儿创造好的生活,与幼儿一起活出我们最好的生命状态”的目标。但她发现,现实中,当时间被分割得过于零碎,幼儿的一日生活变得十分紧张、匆忙,长期处于一种被催促、被驱赶的环境之中,教师和幼儿都会越来越感到焦虑和疲惫。
  细心的韩冰川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与教师们一起开展专题调研,对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把碎片化时间整合成大块时间,减少了集体活动,给了幼儿更多自由自主的空间。实行差异化管理,由教师自主安排各自班级的作息时间,学习和游戏的时间、地点均由各班教师结合幼儿习惯和班级活动安排自主“拍板”。
  通过优化作息时间,教师可以按照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课程进度及时调整活动安排。合理的时间安排给了教师更多的弹性空间,也保证了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并安排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这里,每一位教师都坚信并践行“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的理念,她们相信“只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孩子”,她们爱幼儿、爱自己、爱自然、爱生活,并愿意努力在工作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一位教师都会自觉地把“好的物质环境、好的精神氛围、好的一日生活、好的课程和经典的活动”落脚在一间间幸福教室之中,与幼儿一起活出最好的生命状态。

  (2023年11期) 


      作者:魏海政  张桂玲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