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汤素兰,民进中央委员、湖南省委会原副主委,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南省作协主席。202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汤素兰是全国知名的湘籍儿童文学作家,至今共出版了包括《笨狼的故事》《小巫婆真美丽》《阿莲》等六十多部作品。其中《笨狼的故事》因深受广大儿童的欢迎,孩子们称汤素兰为“笨狼妈妈”。
多年来,“笨狼妈妈”一直致力于推广儿童阅读,每年都要进校开展几十场讲座。讲座的主题既围绕着儿童应该如何阅读,同时也在倡导家长应该多陪孩子读书。汤素兰认为,哪怕是童书,也并非只适合儿童阅读,父母陪着孩子阅读,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一起成长……
祖父的“敬惜字纸”成为她的阅读启蒙
汤素兰成长于一个偏僻的乡村,当时条件有限的她,很少有机会阅读。但祖父“敬惜字纸”的习惯,启迪了汤素兰。
“家里虽没有什么课外读物,但祖父看到任何一张有字的纸,都会仔细阅读。我自小耳濡目染,对书籍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
“村里当时有一个从城里来的画家,看到我喜欢读书,就把他家里的书借给我看,那是我阅读的开始。虽然那时候读的课外书并不多,但让我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也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从小作文比较好,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自那以后,爱看书的汤素兰,开始在小村庄里到处寻找可以看的书,在寻书的过程中,她发现,村里藏着许多“知识分子”,有些人家里有鲁迅等许多大作家的作品。这段阅读经历,成为汤素兰童年时期最大的乐趣之一,也成为她一生的养料。
喜欢阅读的汤素兰,小时候作文也写得特别好,老师还会把它们撕下来贴在墙壁上,让全校同学来学习,这也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恰恰是这样的小山村,让我渴望着外面的世界。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汤素兰说。
后来,汤素兰和她的团队也在一直坚持为农村孩子开辟一片阅读的天空,让农村孩子能读上书、爱读书、读好书。
“童话也是给大人看的”
在湖南师范大学有一门校选课,是由文学院教授汤素兰讲述的儿童文学。
对成年人来说,儿童文学会有吸引力吗?“我从不认为儿童文学是只给儿童看的,我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0~99岁都适合看。”汤素兰说。
汤素兰认为,儿童文学是关乎童心与成长的学问,这样的课程对人的启发和影响是长远的。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之后还能葆有童心,在身体长大之后还能注重心灵世界的成长,这样的人生无疑会更加美好。
她说:“当我阅读全世界那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后,我常常会感到遗憾,为什么很多成年人没有读到。如果读到,那么他们会发现世界更加丰富。”
因此,对大学生讲儿童文学,汤素兰会告诉他们一件事:儿童文学不仅是文学,它更是一种世界观。她会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对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的理解传达给同学们,让他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再一次回顾自己的成长,重新阅读世界上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找到明亮的方向,积蓄成长所需要的力量。
在孩子身上发现写作素材
汤素兰写的故事,往往是关于孩子的故事,很多素材是她作为母亲在孩子身上发现的。《笨狼的故事》中有很多情节,就是她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期间的细节。有一天,孩子从床上爬起来问她:“妈妈,梦到哪里去了?”
“梦到哪里去了?可能成年人从来不会想到这个问题。但是孩子就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却又如此让人充满迷思。”汤素兰说。于是,汤素兰在她的《笨狼的故事》里,便有一则《梦到哪里去了》,讲述的就是寻找梦中的一棵树的故事。
孩子的对话启发了大人。有一双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会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更加充满想象力和创意。“无论今天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情,第二天孩子又会活蹦乱跳,充满信心。这对成年人而言,就是一种启发,启发大人怎么去看待世界。”汤素兰说。
给父母支招:不妨让孩子“多点胡思乱想,发发呆”
汤素兰曾聊起自己儿时的趣事:“我小时候特别害怕考试,每当考试的时候,我就幻想各种可能的事情发生,比如,看见老师抱着试卷从教研室走过来,我就会想,来个龙卷风就好了,把试卷刮走。”
“我的很多童话故事都来自于‘白日梦’。”汤素兰笑着说,吃榛子剥壳麻烦,就想象有一只松鼠专门剥壳,还专门给朋友打去了电话,请他明年寄榛子时,顺道寄一只松鼠过来,“当我打开快递的时候,一只松鼠跳出来说,笨狼妈妈你好,我来上班了,我的工作就是替你剥榛子。从此以后,我们就可以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童话故事”。
所以,汤素兰鼓励父母们,不妨让孩子们“多点胡思乱想,发发呆”,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202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