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乡村振兴主要内容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产业、建设、治理。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作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大部署;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体现了对乡村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待。
  2023年,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第二年,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由开局部署谋划转向深入推进落实。应统筹基础设施、投入保障、人才支撑“三要素”,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一、深刻把握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建设站上新起点迎来新机遇。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必须紧扣这个转变,在新阶段实现新作为。一是推动电力、交通、网络、供水、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不断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通过建设推动乡村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从全面推开向整体提升转变,从探索机制向长治长效深化,推动乡村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内需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和要害所在,农村则是内需的潜力和后劲所在,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补上短板。三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必须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四是统筹整合东西部优势,加快区域要素流动,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生态、人力等资源丰富;东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强,产业动能转换需求迫切。东西部地区存在禀赋差异,各自具有比较优势,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综合国力。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亟须坚持把东西部协作作为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重要举措,促进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共谱“协奏曲”,形成“大合唱”。
  二、当前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基础设施短板还比较多。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到二○三五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基本现代生活的基础,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前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仍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最大短板,没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作支撑,就没有乡村振兴基础条件,这是乡村振兴必须补齐的短板。
  (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投入保障还有待加强。从乡村建设目标要求和实际需求出发,乡村建设任务具有量大、面广、周期长的特点。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8%左右、农村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50%,离2025年分别达到88%、40%和100%的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但是,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投入保障上,还存在财政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贡献占比较低、挖掘不足、参与度不够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才支撑还较为乏力。普通和职业教育在科技人才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实际工作中,面临校地链接形式不多、人才下沉机制不健全,存在人才“下不去”“用不好”等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3.14亿农业生产者,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左右,高中学历仅占7%,加起来一共8%左右,本土人才严重匮乏、能力素质急需提升。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地区的“职普比”在很多地区已经跌破40%,许多农村职业学校走上了“去农化”道路,乡村人才流失严重。
  三、关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可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做探索。一是强化规划统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广播电视、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纳入乡村规划。认真做好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任务、布局协调衔接、相互融合,防止出现时空不匹配、相互制约、重复建设等情况。二是加强标准引领。研究制定以通硬化路、通自来水、通清洁能、通大物流、通宽带网“五通”为主要标准的农村基础设施畅通国家指导标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类型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标准。推动建立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国家指导标准为基准,不同类型地区标准为主体的农村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促进以标准化引领现代化、以标准化推进农村现代化。三是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主要着力实现“三变”:一是推动民房变民宿。《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加强对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通过对现有农村院落的改造修整,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在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又活化乡村文化,进而将文旅与民宿有机融合,实现民房到民宿的蝶变。二是推动资产变资本。城乡融合加速推进的进程不可逆转,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后,农村不同程度出现闲置资产。以农房闲置为例,据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农村至少有7000万套闲置房屋,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地面积达3000万亩左右,一些地区乡村农房空置率超过35%,农房成了“沉睡”的资源。建立有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盘活闲置土地和房屋,对有偿收回的“一户多宅”的宅基地和房屋,通过村集体合作社租赁方式入市发展乡村产业。三是推动农民变业主。资源、农民和市场捆绑在一起,“利益联结”就在一起,便能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效益纽带”。将盘活的农村资产推向市场,农民直接成为产业链上的投资人、参与者、受益方,农民在运营中获得稳定持续收益。如江西省甘祖昌干部学院所在地莲花县深入推进红色培训与民宿有机融合,通过集体管理、家庭承办,农民将空心房进行民宿标准化改造,村民经办民宿总收入达870余万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450万元。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实行“一户一客房”“民宿经济”项目,改造民宿和农家乐266栋,吸引800余名农民返乡创业,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平均不足1万元到2022年平均13万元以上。四是推动补齐短板弱项。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为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上,要求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的地区,鼓励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必要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先行先试,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强宣传推广。按照《意见》要求,各地应抓住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完善能够满足产业发展方向和居民生活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提升生态资本的增值能力和生态价值的转化效率。
  (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可在投入保障上做探索。一是稳步强化乡村建设财政投入。要在中央财政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乡村建设的范围内,积极争取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内的专项资金支持。要督促各地落实主体责任,保持一般公共预算投入规模,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统筹支持乡村建设。要积极争取和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建设项目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乡村建设。二是持续强化金融资金支持。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乡村建设。我国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着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还有一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不通硬化路,部分行政村不通快递,约16%的农村人口未用上自来水,近30%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教育、卫生、养老服务供给与城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些民生需求、短板弱项,为金融资金支持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乡村建设是金融资金发挥作用的最好时间和方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在相关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国家乡村振兴局已与上述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各地可以主动加强和金融机构的对接,推动相关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落地落实。同时,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拟定了《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指引》,在县一级普遍建立乡村建设相关项目库,作为县级统筹使用相关资金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在项目录入时要求县级精准标注有贷款需求的项目,建立金融支持重点项目“白名单”,与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领域广、投入大,政府投入虽然是主要力量,而乡村建设是各类经营主体和有志者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也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契机,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整个社会都能从中获益,从中受益,因此,要积极探索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一要发挥制度优势,将乡村建设作为东西部协作帮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重点支持领域。二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社会力量投身乡村建设。三要推进PPP模式,重点对经营性项目要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好运营企业的作用。此外,要用好乡情纽带,引导乡贤和外出村民投身建设,要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的激励和支持,切实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建设中有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三)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可在强化人才技术支撑上做探索。从近期发展目标来看,要优先启动如下举措:一是推动高等学校技术人才下乡。2022年9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乡村建设联盟,在全国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推动高校和县区签约结对,从乡村建设规划咨询、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农民辅导等方面共同开展乡村建设。据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统计,目前已有104所高校和130个县签约结对,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二是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要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相关条目,支持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增设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明确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乡村多元主体职业发展”定位,调动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开展职业教育,满足包括适龄学生、高素质农民、退伍军人等多元主体的职业发展需要。三是强化本土人才培育。例如,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的由清华大学等19所有建筑学科的重点院校发起的“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县区培育一批能够引领一方的乡村建设管理型人才,培养一批能够带动一片的乡村建设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重要渠道。推动区域内职业学校联合组建移动职业教育设备中心、教育培训平台,将“数字化”有效融入到教育全过程,提供便捷、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持续为乡村建设提供职业教育人才支撑。四是着手培育乡村工匠。这项工作由乡村振兴部门牵头负责,旨在培养本土建设人才,既解决建设的人才需求,又促进农民职业技能的提升,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加紧研究,力争尽快出台政策文件,规范乡村工匠的范围、认定、培育。
  从长远发展目标看,建议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创新我国教育体系,推动多层次人才振兴,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教育新体系:一是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未来建设者的基础教育新体系;二是培养高质量“三农”人才的高等农林教育新体系;三是培育高素质农民为主体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体系;四是服务乡村全民教育发展的终身教育新体系;五是协同育人的家庭—学校— 社会教育新体系;六是培育新时代乡村公民的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新体系。
  (作者系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二级巡视员)
  (2023年1期)

      作者:□刘晓山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