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北京市委会五年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以规划为牵引,将任务分解到年度重要工作中,分解到专项计划中,秉持凝聚共识与建言资政双向发力,秉持把民进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紧密结合,持续推进专项计划,“组织建设+履职尽责”双轮驱动的新格局已初步显现。规划实施情况主要体现在“三聚三融三突破”。
聚焦“共识”
将理论武装融入思想政治建设,形成思政工作大格局方面有所突破。北京民进各级组织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带领全市会员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深刻领悟其核心精髓与实践要义。班子成员结合北京民进自身建设与履职实践积极思考谋划、交流研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动力与解决组织自身建设发展问题的实践本领。坚持“五学联动”推动政治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把纪律学习教育与内部监督主题年建设紧密结合,抓住监督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花更大工夫学习研讨,形成更加广泛的共识、更加明确的思路。
坚持思想引领。继2023年以基层需求为导向开展“虚拟机关”理论研讨等案例式教育,2024年延续开展思想动态调查,进行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从虚到实,从理论层面的研讨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挖掘会史。2024年以《中国民主促进会八十年·北京卷》编写工作为契机,建立线上北京民进史料库,并为民进成立80周年、北京民进成立75周年做会史抢救性挖掘和保护。构建多元开放的理论研究工作机制。在2023年研究基础上,202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视域下加强民进各级组织机关建设研究”课题中标,紧密联系北京民进各级组织机关建设实际情况,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课题成果,为民进各级组织机关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聚焦“机制”
将内部监督融入活力建设,各级组织自身建设有所突破。组织的活力建设需要通过制度机制长效激活。2023年是民进“作风建设”主题年,充分发挥作风建设的抓手作用,领导班子通过“双联系”工作制度,面向基层问需问计。采用“同题共研”方式,开展“解剖式调研”,领导班子共带队调研百余次,同20余市区、单位党委主要领导交流商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发展骨干会员等,有效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2024年是民进内部监督主题年,市委会持续构筑内部监督的保障作用,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通过主委署名文章和市区监督员撰写文章,深挖内部监督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通过开设“主委会客厅”,主委与班子成员、市区“一把手”、机关干部百余次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加强提醒督促。通过建立监督专责机构,实现10个区(工)委建立内部监督委员会及40个直属基层组织设立监督委员全覆盖。通过建立片区协作机制,实现了内部监督的整体突破,为各级组织的自身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通过主委会定期统计分析、反馈督促、表彰激励等机制,确保全年发展率不低于4%,重点分工领域会员占比不低于70%。通过全面梳理“双名单”,以组织调整需求为重点,多方挖掘资源,加大发展高层次、履职所需人才力度。2024年上半年新成立了4个支部,新挖掘代表人士十余人。目前已形成了880人的人才库基本架构,为履职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层组织是党派的细胞。通过总结表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增强会员归属感。通过打造“一区一委一品牌”、推广“模拟机关”,破解组织建设中的难点,增强民进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
机关是联系的纽带。通过班子成员践行四个“亲自”——牵头负责的机关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件亲自督办,机关各项工作得到有力调度和指导,月度分享复盘成为总结提升的重要举措,“一盘棋”理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开出了硕果。
聚焦“成果”
将人才培养融入履职尽责,转化落地有所突破。将“增量”与“提质”相结合,健全履职档案,完善履职评价与履职反馈。在工作机制持续作用下,成果显著,会员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意识不断增强,继信息报送清零后,实现了重要成果报送清零。仅2024年1月至6月,信息成果的提交数、采用数同比均创新高。
将建真言与办实事相结合,参与主办、协办、承办了2024年北京出版高峰会议等6个论坛,多项成果转化为建言。老品牌持续擦亮,在朝阳区举办的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论坛,2024年已成功举办第二届。这是市委会领导班子高位统筹又亲力推动的一个生动案例,是地方政府、高校、党派多方同心协力的一种典型范式,是民进发挥界别优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履职实践。
通过“领雁计划”的开展,“专委会履职能力提升行动2.0”的实施,将人才培养融合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履职尽责呈现出高层采用创新高、资政建言有成绩、落地转化有成效的新局面。同时,民进贡献力和影响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组织吸引力,使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民进组织,真正实现了“组织建设+履职尽责”双轮驱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2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