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早上7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主任医师叶芃开始每周五上午的特需门诊。这一天是他作为民进会员,参与首个浙江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系列活动的特殊日子。得知当天叶芃的门诊挂号费全免,在诊室外等候的患者喜出望外:“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这个公益活动搞得实在!”
源于传承 贵于奉献
这场被广大患者纷纷“点赞”的浙江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活动,源于传承,始于创新,成于坚守,贵于奉献。
为进一步发挥医卫界别优势,更好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民进浙江省委会决定自2024年起,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浙江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号召浙江省民进医卫界会员在公益日当天各地同步开展公益门诊、线下义诊等医疗服务活动。
当天上午,“‘医’心为民 ‘益’路共进”——浙江省民进开明健康公益日启动仪式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举行。
在各级医疗机构党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5家民进会员所在医院开展民进公益门诊,为当天问诊患者免除挂号费。其中9家为省级三甲医院,近60位会员为副高职称以上专家。据不完全统计,共计免除挂号费近十万元,服务群众近千人次。与此同时,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专家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了涵盖十余个科室的大型义诊,各地市也分别在重点帮扶地区及基层服务点开展线下集中义诊,120余位民进医卫专家共服务群众13000余人。
组团帮扶 情暖金沙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是民进中央定点帮扶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浙江民进的帮扶脚步从未停歇。
“公立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依然短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招不来、留不住’……恳请民进对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帮助。”2022年,金沙县卫健部门提出的“迫切需求”,引起了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团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大宏的重点关注。
经过充分接洽和沟通,在多方协助支持下,2023年6月28日,省委会和金沙县人民政府签署《助力毕节市金沙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对帮扶备忘录》,金沙县人民医院挂牌“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指导医院”,标志着以“开明健康”命名的帮扶计划在金沙落地生根。
2024年10月,省委会助力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与金沙县人民政府签约,在金沙县人民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毕医院首家协作医院,这也是“开明健康”计划为金沙引流优质医卫资源,实现双向奔赴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让相隔千里的医卫帮扶工作更为精准高效?省委会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实践之路。“开明健康”计划通过建立“定期联系、常态对话”工作机制,以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名医工作室”、“导师帮带计划”和人员进修培训为着力点,不断夯实金沙县医疗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数智赋能 向“新”而行
2023年8月18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机器人手术中心,张大宏在有条不紊地操作手术,病人却远在1800多公里之外的毕节。这是医院首例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左肾肿瘤根治术,也是张大宏为“开明健康”远程诊疗指导项目开展的一次示范教学课。
不以山高,不为海远。浙江民进医卫专家团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帮扶模式,不断创新医疗帮扶路径,“开明健康”计划常态化组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培训等,最大程度克服了地域距离带来的不便。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不少群众被“看病远、看病急、看病难”困扰。在长期参与浙江“山海协作”工程的实践中,省委会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打通山区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
2024年8月,浙江省统一战线举行助力景宁谱写新篇章专项行动,省委会积极响应,与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文化、教育、医卫等领域助力畲乡景宁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先行,“开明健康”驿站公益项目率先落地。
11月1日,由省委会联合浙江省人民医院推出的“开明健康”驿站公益项目在道化村正式上线,全村1300多名户籍人口全部列入首批“开明健康”驿站公益问诊服务名单。
项目依托“互联网+”远程技术,线下设立驿站服务点,确定专人担任驿站管理员,线上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开设专门的服务模块,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省级医疗资源。驿站支持“患者在线就医、药品线下配送到家,医保线上支付”的就医模式,真正实现看病“一次都不用跑”。
“开明健康”计划践行着浙江民进“明道为本、笃行为要、聚力为基、求新为先”的工作思路,作为助推帮扶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必将在未来的持续推进中走深走实、开花结果。
(202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