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上级对稿件质量要求持续提高,而原来依托极少数参政议政积极性高的骨干会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以后很难应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发展的要求。我们可以考虑转变工作思路,主动出击,以举办小型论坛或者沙龙的方式聚合会内同领域的人才集中研讨、集中撰写。”2023年民进株洲市委会务虚会工作会议上,大家面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发起“头脑风暴”,寻找破解办法。
“那就叫:‘民进有话说’参政议政沙龙!”大家集思广益,这项参政议政创新举措正式开始探索。
2024年,市委会先后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社会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创新成果转化 献策制造名城”、“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献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 优化我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5个主题开展了5期参政议政沙龙活动,超过110名会员参与,形成社情民意信息稿件37篇,超过市委会全年报送稿件数量的一半,其中1篇被省委办公厅采用,7篇被推选为市政协大会发言和联组发言材料,18篇转化为省市两会提案建议。小小一场沙龙有力托举起市委会参政议政的大舞台!
有效解决基层会员跨支部交流问题
2024年10月17日,在株洲市中心医院会议室,来自株洲医卫战线的20多位会员围绕“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献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展开热烈讨论。此次沙龙共形成《改善我市职业卫生健康现状提升职业病防治能力》、《关于强化一站式诊疗服务改革的建议》等6篇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其中2篇被推选为市政协联组发言材料。
株洲民进设有6个医卫领域专门支部,全市在医卫领域工作的会员超过90名,占全市会员总数近20%,是株洲民进一支重要队伍。但是医卫领域的会员平时工作繁忙,参加培训和课题调研机会较少,跨支部交流活动更少。沙龙活动为医卫领域会员提供了一个轻松高效的参政议政交流平台。
市委会以参政议政沙龙为载体,精准进行领域细分,为隶属不同支部从事同一领域的会员搭建交流平台。除医卫领域外,市委会先后围绕政府部门从事基层社会治理、学前教育、法律工作的会员和高校科研人员等细分领域,精心设计主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参政议政沙龙活动。
实现精准高效社情民意撰写培训目的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民主党派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近年来,株洲民进注重骨干会员参政议政能力培养,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参政议政队伍,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逐年进步,稳居全省第一梯队。但是仍面临可挖掘潜力不足、后备人才储备不够的问题。以往以会代训的培养模式很难精准有效发现和培养参政议政人才,株洲民进结合参政议政沙龙将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精细化。
2024年11月11日,市委会在株洲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第5期沙龙,主题是“探索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 优化我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为使这次沙龙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市委会提前一个月开始谋划。首先是精心选题,认真研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结合市委会立项课题的情况,精准选取学前教育领域的小切口。其次是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料,邀请会内从事学前教育相关工作的会员建立一个专门微信群,市委会认真收集整理各级部门有关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和分析数据,从“知网”下载学前教育相关科研论文30余篇,并将《社情民意信息写作方法》、《株洲民进参政议政成果汇编》提供给会员学习。再次是邀请会内专家撰写了《关于株洲市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提前发给会员学习思考,在沙龙活动中就该稿件进行重点研讨。通过此次沙龙,会员们对如何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有了系统认识,对如何选题、如何获取素材、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剖析问题、如何精准提出建议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搭起专注具体领域持续研究平台
参政议政工作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需要锚定某一领域某一课题深耕细作的劲头。参政议政沙龙是长期性平台。市委会安排专人日常维护各个沙龙小组的微信群,经常性发布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学习资料,保持微信群热度,持续激发会员参政议政热情。委派有代表性和有参政议政热情的会员担任各个沙龙小组的组长,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
在第2期以“社会基层治理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沙龙中衍生出了《关于融合民意反映渠道的建议》课题,沙龙小组成员结合各自资源和专业优势,在省内外开展了多轮次调研活动,形成的稿件拟推选为2025年市政协大会发言,并转化成社情民意信息向中央和省级推送。
“民进有话说”参政议政沙龙是株洲民进参政议政的工作创新,有效汇聚株洲民进智慧,充分发挥会员优势,注重对象选择、聚焦选题、实地调研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02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