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文化之家能落在我们社区,是社区群众最大的福利,不论你们什么时候来,开展任何活动,我和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全心全力支持配合”,在民进株洲市委会2025年社会服务工作座谈会上,株洲市天元区嵩山街道佳美社区书记在工作协调会上又一次如是说。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重要职能之一,如何发挥党派和界别自身特色与专业优势,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延伸服务边界,探索构建社会服务领域的长效机制是株洲民进一直探索的课题。市委会近年来围绕“一个基地、两支队伍、三个阵地、四个品牌”的路径积极发挥联系和团结社会的重要渠道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能感受到点状开花式的活动占据整项工作的重要部分,民进自身界别决定了应以教育、文化等智力服务为主,若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仅难以展示党派优势,会员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可持续性也将在同质化的各种宣传中淹没。佳美社区书记的这份民生情怀与市委会社会服务的转型思考产生共鸣——如何让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打破场地流动和资源分散的限制,更精准呼应民生所需?转机来自2024年中共株洲市委《关于推动统战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的下发。市委会积极响应,以“党建引领、党派参与、同心共建、赋能基层”为原则,经过半年多的寻访、沟通、对接,最终选定佳美社区,绘制株洲开明文化之家美好蓝图,成为株洲民进赋能基层的一块阵地。
从一片毛坯起步,没有启动资金,没有课程计划,有的只是一个方向和下定的决心,市委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召集各区级负责人、社会服务骨干会员到社区现场调研,谁知打造基地的想法一经提出,会员们反馈的热情瞬间打消了市委会的疑虑,会员企业率先认领硬装、文化上墙、设备配备等垫资启动工作,教师会员们纷纷提供可开设的课程清单,会员中的全职公益人直接提出托底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医卫界会员组织义诊、法律界会员开展法律援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到两个月时间,株洲开明文化之家已具备承办活动、开展服务的基本条件,按照功能设置划分为三大区域——开明文化厅、开明法援站佳美分站和开明书屋。设置开明艺术课堂、开明书画课堂、开明童趣课堂、开明健康课堂、开明阅读课堂、开明法律课堂和开明科普课堂七类课程。2024年10月26日,株洲开明文化之家在中共株洲市委统战部、中共天元区委统战部、民进株洲市委会和佳美社区的共同见证下正式揭牌。
开明文化之家的运营并没有可以参照的固定模式,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做加法开始,在开明文化厅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如以科普引导绿色健康生活、以文化进一步打造社区共同体意识,增进居民交流,以开明讲堂进行协商民主的展示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宣讲;开明法援站佳美分站,依托民企法援工作站的资源优势,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定制化的法律宣讲、法律咨询等法律援助服务,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开明书屋则是一方阅读空间,为社区群众提供善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天地。市委会建立了“资源响应机制”:社区书记在微信群“点单”,40余名社会服务骨干会员即时“接单”。于是,每月为开明文化之家联系排课时,常常能发现社区书记的工作反而走在前面,她说,“你们的资源太丰富了,会员太积极了,我一有需求,马上就能安排上合适的活动,即使会员有事凑不上时间,也会帮我联系别的老师过来,我现在就像有了一座富矿,更有劲头把社区工作干好”。在这样的配合下,株洲民进开明文化之家揭牌至今已累计开展义诊、亲子阅读、社会治理、科普讲座、童趣书画、形体舞蹈、文艺展演等主题活动近60场,服务社区居民3000余人次。
株洲民进开明文化之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曾遇到困境,如授课教师不能保持长期固定,市委会通过将老师和社区纳入区文旅广体局的幸福邻里学院文体学院系统,实现老师可以在社区的常态化教学;如合唱教学没有钢琴,市委会通过请求对口联系单位教育局的支援,获赠学校教学淘汰的钢琴一台;如开明书屋的藏书不足,市委会通过联系书店获赠一批图书,在之后的天元区领导走访调研时,区领导又主动提出区图书馆可以在开明文化之家设立图书角,实现图书的常换常新。在数次发出请求和得到的反馈中发现,汇聚社会服务资源也需要招商引资的心态和模式,市委会有社会服务的基础,可以整合会内资源把舞台搭建起来;围绕中心工作市委会有方向、有合理的出发点去链接资源;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凝聚人心,让更多的部门、企业、有志之士成为民进之友,共同参与市委会服务社会的工作。这种“服务招商”模式,让各方资源在开明文化之家形成共治生态,于是有了“株洲合唱协会——开明佳美合唱团”的挂牌,有了中国电信网格化治理试点的机遇,有了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的入驻,也有了政协委员工作室的挂牌……
而市委会在这里打造民主党派力量赋能基层的鲜活样板,建设株洲民进开展社会服务的新阵地;打开基层社区治理的观察窗口;开辟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示范展示的新路径的愿景,也在一步步实现。
(2025年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