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背景】
养蜂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不占耕地,被人们称为“空中农业”。黑龙江处于北纬45度椴树成熟蜜产业带的中心,椴树林面积180万公顷,许多山区植被仍处于原始状态,无污染,是东北黑蜂的故乡,是全国生态环境优良的蜂产品生产基地。做优做强蜂蜜产业,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蜂蜜生产大国,也是蜂蜜消费大国。随着人们对蜂产品保健功效认识加深和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蜂蜜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就目前看,限制蜂蜜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缺乏科学的行业标准;蜂蜜质量亟待提高;优质产品缺少宣传渠道等。
【具体建议】
1.加强市场监督,提升产品质量。2022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修订后的《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明确了蜂产品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这有利于规范市场监管,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建议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查和引导,规范蜂蜜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蜂蜜产品,对市场普遍存在的“半成熟加工蜂蜜”坚决抵制。相关部门或合作社牵头甄选部分“良心”蜂农,拿出优质产品重点宣传推广,大幅度提升利润,带动行业自觉提升产品质量。
2.创新经营机制,拓展国内外市场。建议推广养蜂合作社机制,推进养蜂生产专业化、蜂蜜商品化、服务社会化,促进蜂蜜产业良性发展。相关部门严把蜂蜜质量关,加强优势产品宣传,增加国内消费者信任度,拓展国内蜂蜜市场。努力对接国际蜂蜜质量标准,拓展出口渠道,打入国际蜂蜜市场。协助蜂农或合作社完善销售资质,统筹对接黑龙江省优秀直播带货平台,畅通营销渠道,实现对外宣传推广。
3.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有效举措。呼吁政府提高对蜂蜜产业的重视,向国内养蜂先进地区学习经验,更新经营理念,搞好顶层设计,提供有效扶持。为蜂农提供低息贷款、专项补贴、技术支持帮助,吸引散户蜂农尽快并入统筹管理。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如开发研究蜂疗和蜂产品医疗保健功能,推动医院相关科室蜂疗项目建设。积极将蜂蜜产业与医疗保健、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打造健康休闲新产业。
4.发挥地缘优势,开发高端产品。对标国外优质蜂蜜标准,参考我国中国科学院养蜂先进技术成果,指导蜂农生产自然成熟蜜。建议协调政府和企业,扶持蜂农树立精品意识,带动地方大范围生产,共同做强蜂蜜产业。
(202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