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从“源头”到“龙头”,打通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3年,江西新余市出台了《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条例》,成为江西省首部规范城乡供水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2024年9月26日,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新余市孔目江水体保护条例》,为一江清水筑牢了法治屏障。
  2025年1月,《新余市城镇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这些办法落地的背后,有着民进新余市委会“一盯到底”,持续助推改善民生的不懈探索和生动实践。
  “‘水支撑’是城市发展的根脉,既是‘国之大者’,也是‘市之要事’,更是‘民之关切’。”民进新余市委会主委黄勇表示,作为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新余民进应有作为、必须作为,通过各种方式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只要持续用力、一盯到底,城市供水问题就能见到实效。
  近年来,市委会坚持在水资源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扎实调研、积极建言,围绕“二次供水安全”开展专题调研监督,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优质水,集智聚力点亮城市民生灵魂。
  系统关注,从“源头”到“龙头”
  

 

  

    

  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末端环节,二次供水承担着城市居民饮用水“最后一公里”的安全保障,其水质安全备受群众关注。
  2023年5月,以参与长江生态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为契机,创新“专委会+党派”履职模式,民进新余市委会联合新余市政协人资环委开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水安全”调研,对全市饮用水源地进行全面排查,相关调研报告为《新余市孔目江水体保护条例》制定提供了参考。
  2024年,调研组走家入户对城区二次供水“底细”摸排,从“源头”到“龙头”对饮用水来了一次系统的“体检”。
  运营维护主体多元化,各管理主体水平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存在管理隐患;二次供水建设管理、改造移交、价格收费等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开发商或物业公司缺乏移交二次供水设施的主动性……在调研中,调研组发现了上述问题。为此,市委会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并不断跟进反馈进展,提出建议。
  破解困局,紧盯关键环节建言
  根据调研了解,新余主城区二次供水设施单位有363个,采用设备700余套,现行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大多采用由开发商负责建设,开发商、物业公司或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的模式,由于前述管理主体缺乏管理主动性,逐渐成为城市供水较为突出的安全问题。
  一年来,市委会调研组查看了近200个二次供水小区,针对二次供水的规范化建设、供水管理、供水保障等情况一探究竟,持续撰写《推进智慧化城市治理让治水走向“智”水》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规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的建议》、《出台现制现售饮用水管理监督办法,让居民喝上“放心水”》等重点代表建议。
  加强对雨污管网的日常维护管理;明确二次供水费用的计价收费标准;建立供水相关部门的主体管理、监管机制,切实保障饮水安全……一条条切实可行的“计策”收上来,大家坐下来谈、面对面协商,针对二次供水的“疑难杂症”“对症下药”,确保建议落实落地,得民心、合民意。
  落地见效,二次供水质优量足
  

 

  

    

  《关于规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的建议》得到中共新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重点代表建议由市领导领衔督办,并推选为2024年度市人大优秀建议案。2025年1月,《新余市城镇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正式施行,针对二次供水水质、水压、供水安全和泵房建设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明确了市、县供水主管部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价格行政主管部门、物业主管等责任部门职责;明确了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标准;明确了二次供水的运维管理体制与机制;明确了加压收费的有关问题,实现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员实行专业管理。
  在2025年初闭幕的新余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主城区小区智能化改造二次供水设施107套”被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中的“加快城市更新步伐项目”。如今,城北商务广场、龙泉湾、北湖缔景等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整洁明亮、井然有序,成为新余城区生活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样本,107套老旧二次供水设备将全部按此样本进行更新和智能化建设。新余市率先在全省构建起覆盖“源头保护—智慧运维—长效监管”的二次供水管理体系,真正做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用水安全。
  (2025年6期) 

  


      作者:□钟宜菲 王丹娟

Copyright © 2025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