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建议加强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

  【提案背景】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但相较于原来土生土长的乡村教师,很多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的乡村教师,大多是非本地人,由于工作与生活的“两地化”而成为乡村教育的“过客”,尤其是在村小教学点工作的教师因为最基本的吃住问题难以解决,而无法安心扎根农村教育,有的基层学校甚至十年难以引进一名新教师,乡村教师“下不来、留不住”已成为制约乡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支持保障,2010年,教育部启动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以来,全国各地在乡村教师周转房的规划布局、建设方式、运行保障、管理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十三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为当地乡村支教、交流和特岗教师安居乐教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从周转房配备实际来看,由于受地方财力限制,各地距离按乡村教师需求数量配齐配全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教师周转房数量不够;二是教师周转房的质量不高;三是教师周转房的设施配备标准偏低,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
  【具体建议】
  1.设立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专项资金。中央财政设立、地方财政配套乡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教师周转房的建设、维修、改造等。
  2.科学规划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扎实开展乡村教师周转房调查摸底,根据当地人口数量、学校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实际,科学制定项目建设规划。
  3.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乡村教师周转房。一是通过布局规划新建一批,原则上以中心学校为主,同时结合实际需要按片区规划。二是积极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后撤并的周边农村学校改建一批。三是对现有基本符合条件的教师周转房进行改造提质一批,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四是充分考虑周转房的可使用效益,结合学校的动态学生数,租用一批。
  4.优化乡村教师周转房住宿条件。制定教师周转房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实施周转房标准化建设,明确设施配备标准(拎包入住)、入住条件、使用要求等,确保周转房的“公益性”、“实用性”、“周转性”。
  5.压实地方建设乡村教师周转房的主体责任。指导地方将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工程,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作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考核依据,加强对各级政府建设周转房的督导工作。
  6.完善乡村教师住房配套政策。指导地方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体系,对乡村教师在工作地所属城区购买住房按规定给予补贴和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

  (2025年7期) 


      作者:刘菊娇

Copyright © 2025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