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姐,全名毛之芬,又名毛静仙,是出版印刷领域名家,曾参与民族出版事业的创业。毛大姐看上去是一位非常普通的人,同北京城街坊胡同的大姐没什么两样。但若深度了解毛大姐,她拥有过众多头衔和非同寻常的革命经历,是一位了不起、热心肠的社会活动家,使人肃然起敬。柳亚子先生曾经赠诗予她,加以夸赞:
前辈典型尊鲁叟,新闻报道佐冯生。
豪情奔放肝肠热,弱女相依似弟兄。
毛大姐的身世
毛之芬,浙江余姚人(今余姚市阳明街道丰南村毛家),1910年生于日本长崎。其父毛成钦(号城梅,又名毛仁鸿)是清朝的副贡生,当时被派驻在日本长崎中国领事馆开办的学校教书。1921年,毛之芬随父母归国,回到余姚老家生活。父亲去邻村的宋氏小学任教,该校是由金融界翘楚宋汉章创办的。毛之芬也随之在该校念书。
1925年,15岁的毛之芬辍学来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印刷所做工,同年加入商务印书馆工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团组织委员。1927年2月,毛之芬参加了中共江浙区第一次党代会 ,被选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随后,毛之芬在中共中央军委担任译电工作,后被派去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马列学院学习,成为第三期学员。她还有一个俄文名字叫“热尔基娜” 。1930年,毛之芬回到上海积极为中共党组织开展地下工作,做共青团的女团工作和洋车工人的工作。1931年,在上海中共地下印刷所(协兴印刷所) 从事校对工作。
出版界的老前辈
毛之芬是我国出版界的前辈,也曾参与我国民族出版事业的创业。1945年,《世界知识》复刊并成立出版社,毛之芬来到该出版社工作。她与张明养、冯宾符等好友、老乡一起共事,作为党外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她历任会计、生产部出版室主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毛之芬常常借用她的侄子毛梓尧(1914—2007年,我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大师)的上海住宅,与金仲华、冯宾符、王德鹏等进步人士一起开会。毛梓尧也曾冒着危险协助掩护他们,躲避特务抓捕。其实,在抗战期间,他们家中还住过新四军的伤病员。
1950年,世界知识出版社迁址北京,毛之芬也随迁来到北京工作。1952年底,世界知识出版社被并入人民出版社。她留在北京等待工作安排。由于工作不落实,她心里很着急。次年1月15日,古都北京阳光灿烂。毛之芬兴冲冲来到国家出版总署报到,时任出版管理局副局长的金灿然(1913—1972年)一见面就说:“我正找你,你来得正好,刚把你分配到民族出版社。” 随后,便陪同毛之芬来到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萨空了家中。
萨空了刚要出门,迎面见到毛之芬,就笑着说:“民族出版社今天正式成立,您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咱们马上一起去参加成立大会。”于是,大家一起来到北京东安门北河沿大街椅子胡同2号,一座普通的四合院。没有鲜花、没有彩带,甚至没有悬挂一条成立大会的横幅,也没有邀请其他领导出席,屋外天寒地冻,屋内却温暖如春。来自蒙古、藏、维吾尔等民族的知识分子,围坐在一张绘制地图的大桌旁,共襄民族出版盛举。萨空了清清嗓子,朗声宣布民族出版社正式成立,同时宣布由他任社长,韩道仁任总编辑,开启了民族出版事业的序幕。毛之芬也由此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家级民族出版机构——民族出版社首任出版部主任,直至1986年4月离休。
毛之芬在民族出版社工作30多年,认真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为民族出版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出版界的领导和专家,她从不以此自居,经常下厂去工段,直接与铸字工、排版工研究如何改进工艺技术,更好地提高书籍印刷质量。晚年时,她曾谈起民族出版工作的心得,认为这是一份有利于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工作。解放前,出版社很多,但都不重视民族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刚一成立,千头万绪、百废待举,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族出版工作十分重视。各地方民族出版社也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成立。民族出版社成立后,翻译出版了大量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和文件,并推动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作为党对民族地区的宣传喉舌,几代民族出版人始终如一地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和民族政策,为民族地区提供了大批优秀图书,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毛大姐与民进
毛之芬于1950年5月加入民进,并协助冯宾符、雷洁琼一起参与了北京民进的创立工作。她非常热心会务工作,由于本职工作很忙,做民进工作几乎用去她的所有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但她克己奉公,乐此不疲,为民进的发展建设,为党的统战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汗水。
在民进工作中,毛之芬曾任民进北京市委理事会常务理事、市委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顾问,后任民进中央第五届候补委员、第六届中央委员、第七届中央常务委员。自北京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起,就兼职负责民进北京市委会的机关工作,先担任秘书处主任,后设立秘书长,她连续五届被选为秘书长,在职长达30余年,是民进北京市委会厥功至伟、难以忘却的大管家。毛之芬与余姚人的媳妇雷洁琼是闺蜜一般的至交。雷洁琼担任北京民进领导职务时,毛之芬就是雷洁琼的得力助手。她还曾担任北京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教科文卫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幼儿教育基金会副会长。毛之芬离休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雷洁琼邀请她担任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又成为了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席赵朴初、副主席张明养的好帮手。
作为民进人,毛之芬总是以一位普通会员的身份与会员交往。有会员向她反映问题或提出要求,她都牢记在心,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她一生襟怀坦荡,从不隐讳自己的观点,对不良现象,不论是谁,她都会当面指出,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毛之芬自奉甚俭,生活朴素。雷洁琼也常常去毛之芬家做客。两位老人的家常菜是白菜炒年糕,真可谓“君子之交姐妹情,粗茶淡饭总相宜”。偶尔奢侈一下,便是从和平里大酒店买只烤鸭共餐。比她俩年长一些的陈慧大姐也往往参与其中,三人一起聚合过生日。在困难时期,毛之芬把自家仅有的一些麻油省下来送至赵朴初家。赵朴初一直记着,念念不忘这一细微之处、克己待人的恩情。当年在多种场合的座谈会上, 赵朴初常常提起这件事。
毛之芬坚持原则,有着高尚品德和革命精神,从不谋私利,经常对子女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严格要求子女遵纪守法、热爱党和国家。老人家对公益事业也非常热心,改革开放之初主动认购国库券,为希望工程捐款,为灾区重建捐物,每次都是捐得最多的。1994年11月11日,毛之芬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作者系民进宁波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2024年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