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薪火相传 文脉永续

  一天的工作结束,临窗而坐,意外发现沉寂良久的大学同学群里未读消息竟有几百条。原来是李博士发了一张80岁的冯骥才老师为其106岁母亲过生日的照片,引发了全班同学的集体回忆杀。照片中冯骥才老师俯身面对着镜头,老妈妈拿着刀叉准备切蛋糕,脸上挂着恬淡的笑,温馨幸福。
  冯老师看向镜头的目光依然温暖,和我们32年前初见时一样亲切。同学们关注冯骥才老师,不仅因为他是文化名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更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同学在大学期间曾当面聆听过冯老师的教诲,有些同学还得到了冯老师的亲笔签名作为留念保存至今。
  大三那年,我作为天津大学建筑系第一届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有幸参加天津市“华人艺术宫”的总体设计研讨会,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的冯骥才老师正是华人艺术宫筹委会主席,他在会上深入论述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记得就在建筑系馆二楼一间普通简陋的教研室里,身高一米九二的冯骥才老师和我们一同围着会议桌,局促地挤坐在一起。他先是鼓励我们各抒己见,时不时用天津话点评两句,风趣幽默,逗得我们捧腹大笑。后来冯老师系统地阐述了他对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建筑流派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我才知道冯老师的普通话非常标准,他只是利用天津方言的诙谐让我们放下紧张的情绪而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大多数建筑系学生还都在追捧所谓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等这些西方当代流派,中国建筑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何去何从的建筑思潮大讨论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一名在读的建筑系学生,当时的我就像干渴的海绵,每天都在汲取大量新鲜的知识,沉浸在对西方现代建筑盲目崇拜的赶时髦状态。直到遇见冯骥才老师,我才第一次深刻思考中国当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冯老师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的直接体现,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华人艺术宫一定要运用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符号,通过现代建筑手段,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城市并非钢筋水泥的混合体,它是有生命的,是植根于文化沃土的。好的城市规划,能够纵贯古今,既是历史的传续,又是未来的承启。冯老师的发言大概有一个多小时,在场的人都被深深震撼了,虽然他一直在讲文化,但我分明感受到“华人艺术宫”的地基已经深深扎进历史,承载起厚重的民族之魂。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工作,先从事建筑设计8年,后来又在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岗位上工作19年。而那次研讨会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我整个职业生涯。
  北戴河作为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开辟“允中外人士杂居”的避暑地,是中国最早由官方确定的旅游避暑胜地,当时中外人士修建别墅盛行,北戴河与庐山、青岛、鼓浪屿建筑群在当时并称“中国四大别墅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统计在北戴河的中外名人别墅有719座,1965年尚有528座,到1992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只剩下300座左右,但许多在残破中仍难以逃脱被拆除的命运。到20世纪90年代末,北戴河老别墅已仅存130座左右了,我常想若是冯骥才老师得闻,定是痛心疾首的。
  北戴河现存的老别墅“瑞士小姐楼”我曾多次登临,四通八达的建筑结构、悠长大气的回廊、几乎整面墙的壁炉、铸铁水管件建造的室外楼梯扶手、向上提拉悬停的玻璃窗、为防止孩子坠落的楼梯木栅栏门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经过后期修缮,有些别具匠心的设计再难复原。“不保护就该抢救了!”冯骥才老师的警示言犹在耳,令人羞愧。从业期间我积极主动地探查北戴河老别墅现况,为北戴河发展规划建言献策,并将思考所得写成《北戴河近代建筑保护规划研究》,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规划师》上。为了兼顾保护、利用与开发,提出了对近代建筑按照文物等级分类保护与利用的办法,结合具体建筑和区域环境氛围,打造和谐的公共配套设施,让人们在保有近代风貌的街巷中穿行,去感受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去传承古朴的城市文脉与遗风。
北戴河瑞士小姐楼  
  欣慰的是,从21世纪初开始,通过各方积极努力,各级政府和部门出台了多项保护措施,其中不少优秀近代建筑还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从根本上遏制了北戴河老别墅被随意拆除破坏的局面。
  经济在高速发展,城市在日益扩大,在那个大拆大建的时代,文化保护的理念与快速发展的冲突日益凸显。我在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近现代优秀建筑正在被城市功能变迁所淘汰。比如秦皇岛港开埠之后建成的第一条水泥道路——开滦路,这里曾是秦皇岛最繁华的商业街,见证了秦皇岛港百年历史的辉煌与沧桑。比如耀华玻璃厂的搬迁改造,厂区变成了现代住宅小区,有关老厂的记忆,被装进了局促的“电灯房”,作为“玻璃博物馆”来讲述中国玻璃工业摇篮的故事,还有东山电厂、海员俱乐部等等近代以及当代优秀建筑,因为特殊的城市记忆,得以在规划中有限地保留。其间有努力、有欣慰、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无奈。城市是有记忆的,有温度的记忆更值得珍藏。
  被誉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的冯骥才老师在80大寿时接受媒体采访说,假如他能重返60岁,还会放下小说创作,全心去做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会记住冯老师在古稀之年于濒临消失的古村落之间奔走呼告,一次次用自己卖画的收入挽救濒危的传统村落的画面。因工作关系,我亲眼见证了众多文化遗迹的消失,越发理解冯老师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中国早期的文明记忆还驻留于传统村落之中,而城镇化发展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势不可当。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一缕乡愁,乡愁是一个民族最具凝聚力的回望。自然地,我将文化保护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抚宁区大新寨镇界岭口村已有上千年历史,这座长城脚下依山而建的小村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隘,包括戚继光在内的许多将领一次次在这里用血肉之躯谱写出中华民族不可侵犯的长城赞歌。站在村里遥望着山头上绿树掩映下的长城,心中充满对先人的无限敬仰和崇拜。村内还是保留着传统的布局,百年老宅和历史遗迹在山脊上古长城的关照下经风历雨,屹立不倒。村内有精美砖雕镶嵌的古门楼,有寓意幸福吉祥图案的宅前石浮雕,这些老式建筑群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呈现出一幅古朴安宁的独特街景。我积极参与推动界岭口村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工作,使之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我在承德市宽城县挂职期间,利用各种下乡机会实地踏查老宅子、老建筑,提出保护建议,利用各种关系积极推进化皮溜子乡西岔沟村申报部级历史文化名村,争取各级保护经费。如今,这些民风淳朴的村子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人们得以在祖先的庇佑下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系在这里静静滋养,跨越新的千年。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每一步都深受冯骥才老师思想行为的影响。可以说,冯老师不但是我职业生涯的指路明灯,更是我理想信念的引路恩师。我如沧海一粟,投入民进,就是希望与像冯老师一样优秀的人一起,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人类文明的辉煌灿烂,薪火相传,温暖世界,照亮未来。

  (2022年12期) 


      作者:□戴利华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