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雪花,拨开尘封的记忆

  清晨,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绝美画卷,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尘封的记忆又在脑海里渐渐鲜活起来。
  母亲曾是军人,当年主动要求转业到最艰苦最偏僻的小县城工作。后来,她又到了父亲的老家,一个偏远的穷山村,她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用柔弱的臂膀扛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
  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整个村庄和大地银装素裹。我家的泥土瓦房屋檐下挂着一排排冰条条,像一根根尖子朝下的水晶锥子。
  一天上午,不到6岁的我跟着哥哥姐姐在家门前玩雪。临近中午,去农田摘菜的母亲回来了,她身后跟着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一位老婆婆和一个小男孩。我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他们。他们身上穿的冬衣虽然打满了补丁,但很干净。老婆婆看上去70来岁,她的头发花白稀疏;两只深陷的眼睛温和有神,闪烁着慈祥的光芒;脸上布满了皱纹,那一道一道的皱纹就像你往水里抛了一粒石子,荡起的水波纹一直在向四周扩散;手背上的青筋暴露,像枯树枝似的。她的一只手拿着一根棍子,我猜是用来防止路滑的,另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小男孩的手,生怕他走丢。那小男孩看起来比我小,但个子比我高一点。虽然他脸色苍白,瘦骨伶仃,却长得眉清目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一个劲儿地往老婆婆的身后躲,双腿不听使唤地在发颤。母亲看到后,走到小男孩面前,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娃娃不怕,等下阿姨做好吃的给你吃。”
  母亲告诉我说,她们祖孙俩出来走亲戚,到我们村迷路了,而且两天没吃什么东西,就叫她们来家里吃个便饭。
  我听了,嘴噘得老高,心想自己还没得吃呢,天天南瓜、红薯、稀饭和小菜都吃烦了,小妹还饿得哇哇直哭。
  母亲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丫头,如果你在外面迷路了,又饿得发昏,是不是想有一口热饭吃呢?两个人的饭,我们每人省一口不就出来了”,我一个劲儿地点头。
  母亲把祖孙俩请到小土屋里,给他们每人倒了一杯热水,以最快的速度烧了一大盆炭火放在他们身旁,叫我喊仍在外面玩雪的兄弟姐妹回家烤火,陪祖孙俩聊天,然后就去伙房准备饭菜。火光把小男孩原本苍白的脸庞映得通红,就像一朵初绽的山茶花,好看极了。这时,哥哥从伙房里拿来三块红薯放进火盆里烤。过不多久,红薯就烤好了,一股诱人的香味从火盆里传了出来。哥哥用火钳把红薯夹到地上,然后一一拍去灰烬,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一块红薯抢了过来。哥哥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丫头,你忘记咱妈平时怎么教我们的了,吃东西要先让客人吃”,我很不情愿地把红薯递到了小男孩的手里,对他说:“小弟弟,红薯还有点烫,慢点吃。”小男孩竟然不怕烫,连红薯皮都没顾上剥,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还边吃边说:“这红薯真好吃,又香又甜。”当哥哥把一块烤红薯递给老婆婆时,她硬是不接,坚持让我们小孩子先吃,两个人推过来推过去。这时哥哥情急中脱口而出:“我妈说过,不孝敬老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您是老人,我是好孩子,所以您先吃。”老婆婆听到这话,禁不住笑出了眼泪:“好,好,你是好孩子,我先吃”,便接过红薯吃了起来。哥哥把剩下的一块红薯分成几块,分给我们姐妹吃。我就像饿了几天的老虎一样三下五除二就把它消灭干净了。
  “峰儿,摆好碗筷,准备吃饭了”母亲在伙房里叫哥哥。“好的,妈妈”哥哥答应了一声,便带着我们擦桌子、摆碗筷、搬凳子,等这一切做好后,母亲就把菜从伙房端出来放在饭桌上。看着那碗腊肉炒冬笋,我两眼放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亮晶晶的腊肉除了过年可以尝一口外,平时是吃不到的,今天有口福了,正当我这样想时,母亲告诉我们腊肉炒冬笋和辣椒炒鸡蛋是给祖孙俩吃的,我们自己吃腌豆角、南瓜汤、醋萝卜和小白菜。母亲给祖孙俩盛的饭是大米饭,我们自己吃的却是红薯饭。老婆婆看不下去,就叫我们一起吃腊肉。老婆婆一边吃一边对母亲说:“我这小孙子命真苦,刚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生急病走了,母亲也因悲伤过度,第二年也离开了他,是我一手把他带大的。”
  吃完饭,老婆婆就说要走。母亲从破烂的柜子里打开一个裹了很多层的小布包,把里面平时一分二分积攒起来的钱全部交给了那位老婆婆,叫她买点好吃的给小男孩吃,还装了一袋子落花生和刚煮熟的红薯让他们在路上吃。
  看到母亲做的这些,我忍不住哭了,因为我们长这么大从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穿的衣服也是母亲手工缝制的,还补了又补。母亲见状,把我拉到旁边,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傻丫头,小男孩没爸妈疼多可怜,没妈的孩子是根草,有妈的孩子是块宝,你们有妈叫、有妈疼爱多么幸福呀!记住妈说的话,做人要有善心和爱心。”“妈,我记住了。”我边答边擦眼泪。
  几年后,母亲回到县城。
  还是一个下雪天的中午,有人敲我家的门,喊道:“这是陆同志的家吗?”我打开门,一位老婆婆和一个小男孩站在门外,似曾相识,我跑进厨房把母亲叫了出来。老婆婆马上握着母亲的手激动地说:“陆同志,感谢你那年大雪天给我们饭吃,还送钱给我们用,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一直记着这件事,那几年事情多耽误了,所以今天来表示谢意。我们清早就去了你们村里,村里人告诉了我你的名字和单位,我一路打听,问了好多人才找到这里,农村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鸡和鸭都是自家养的,请您收下。”母亲说什么也不肯要,说当年谁碰到那种情况都会那样做的。老婆婆更加激动了,哽咽着说:“大恩人,如果当年不是你救了我们祖孙俩,也许我们就不在人世了……”这一叫喊引来了邻居,邻居了解情况后,都劝妈妈收下老婆婆的一片心意。母亲没办法只好收下东西,并请他们吃了中饭,趁老婆婆不注意,又把平时节省下来准备给我们过年买新衣服的钱塞到小男孩的口袋里……
  想起过去的这一切,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我善良伟大的母亲,您在天堂过得好吗?您那里下雪了吗?您可知道您的儿女子孙是多么想念您!
  雪越下越大,晶莹剔透的雪花带着我的深切思念,飞向天堂的母亲……

  (2023年5期) 


      作者:□唐常春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