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毛泽东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领读人】郭玲,民进湘潭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共 读】民进湘潭市委会
  经典论述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沁园春·长沙》
  2.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卜算子·咏梅》
  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忆秦娥·娄山关》
  主委致辞
  民进湘潭市委会主委 欧爱民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并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反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近年来,民进湘潭市委会全面贯彻落实民进湖南省委会关于广泛开展“书香民进”读书活动的要求,创新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湘潭民进形成了浓郁的读书之风,为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履职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以书为师,深化主题教育
  市委会以“书香民进”活动为载体,结合“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和主题年相关工作,认真开展“我与民进的故事”、纪念“五一口号”等主题征文活动,主委班子成员带头撰写理论学习文章,其中副主委马新国撰写的《弘扬延安精神 改进工作作风》在民进网人民号、民进网头条号等平台刊登,撰写读书心得体会文章70余篇,不断夯实思想政治建设根基。
  二、以书为媒,搭建沟通桥梁
  市委会先后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主题学习专栏、开展线上线下读书交流活动、开设毛泽东诗词朗诵班等,推动会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023年8月,市委会举办了主题为“共品书香践使命 同心圆梦家国情”的读书分享会,各支部积极参与活动策划和会场布置等,超过20位会员围绕毛泽东诗词及相关著作精彩分享,约3000人观看现场直播,会员们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不断增强了组织凝聚力。
  三、学以致用,提升履职效能
  市委会始终坚持把“书香民进”读书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与自身实践相结合,编写“社情民意信息写作手册”,开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坊”,邀请会内专家作专题讲座,指导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通过具体案例提升会员的写作技巧和信息素养,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的会员深度参与社会服务、课题调研等工作,努力把读书的收获转化为提升履职效能的过硬本领。
  共 读
  民进湘潭市委会成立于1985年8月25日。现有基层支部25个,会员685人,平均年龄56岁。其中,各级人大代表12人(省级1人、市级3人),各级政协委员63人(省级4人、市级22人)。
  多年来,市委会始终围绕建设高素质参政党地方组织的目标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高思想共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履职效能,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自身建设成果丰硕
  市委会先后获评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民进全国履职能力建设先进集体、民进全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社会服务品牌“阳光计划”获评民进全国社会服务暨脱贫攻坚工作优秀成果。2022年,市委会获评民进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2023年,市委会获评民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
  二、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显著
  建立健全基层组织考核、激励机制,以《民进湘潭市委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办法》等制度为依据进行考核评价、发放活动经费,有力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易俗河支部获评民进全国先进集体,机关第一支部获评民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文艺支部获评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基层组织。
  三、会员双岗建功成效突出
  湘潭民进的会员立足本职,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绩,涌现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教师欧爱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唐新桥,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李文辉,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谢百灵,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杨力田等一大批优秀会员,为民进争得了荣誉。
  重温《毛泽东诗词》 感悟伟人情怀
  一字一句绘山河,一诗一词见天地。毛泽东同志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诗词豪气、正气、大气,气韵生动,独具魅力。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以他崇高的革命思想,遒劲的创造力量,壮阔的艺术情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1906年,毛泽东即兴写了一首《五古·吟天井》:“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当时,毛泽东在井湾里私塾就读,那些熟记于胸的《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已经不能满足儿时的他,毛泽东渴望离开闭塞的韶山,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1910年秋天,他前往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毛泽东走出了偏僻的韶山,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毛泽东坚定执着的求索之路由此开始,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幕徐徐拉开。
  走出韶山之后,毛泽东深感中华民族的苦难深重。“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祖国备受欺凌;“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军阀割据,四分五裂。“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毛泽东不断升腾起要“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抱负。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不畏艰难到“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坚定决心,他义无反顾投身到革命中。最终,“一唱雄鸡天下白”,他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创造“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新世界、新社会。
  读书感悟
  民进湘潭市委会监委会副主任 成志荣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作于1936年12月,最早刊发于《新观察》1980年第7期。1986年11月,首次编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题目为编者所拟。
  丁玲,字冰之,湖南临澧人,是蜚声中外的现当代文学作家,代表作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1936年11月,丁玲提出她要当红军,要上前线去。1936年12月末,丁玲收到了毛泽东用电报发来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这首词质朴清新,以叙事诗的方式娓娓道来,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对丁玲投身革命事业的欢迎和称赞。
  从这首词发表的历史背景及后来产生的深远影响来看,《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丁玲等革命知识分子的欢迎与期待,对革命需建设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造就文化精兵的期待,彰显了丰富的统战思想。
  重温这首词,仿佛让我看到了丁玲波澜壮阔、传奇、革命的一生,也激励着我不断学习她面对艰难曲折矢志不渝、初心不改的精神,学习她把个人事业同国家与民族的事业密切结合的精神,砥砺前行,共创未来!
  民进湘潭市岳塘区机关支部主委 刘晓丹: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毛泽东同志诗词中,《卜算子·咏梅》是我最为喜欢的词之一。自古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写梅,如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有梅妻鹤子之美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其代表作。更有著名南宋诗人陆游,毛泽东同志就是读了他的咏梅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萌发了反其义也写首咏梅词的想法。文人墨客们写的梅都只是冰清玉洁、孤芳自赏的,蕴含了一股哀怨、颓唐、隐逸之气。而毛泽东同志一扫以往的消极愁绪,写的梅是含笑的,是美丽、坚韧、乐观、自信的,创造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悦诚服。
  这首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可谓内忧外患,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险恶的象征。一遍遍仔细咏读,毛泽东同志托梅寄志,即使再险恶的环境也绝不会屈服,会勇敢地迎接挑战取得最后的胜利,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和信心。正是他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奋斗,才有如今的中国独立自主、在联合国掷地有声、国防工业自成体系、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腾飞。“悬崖百丈冰”已成过去,“山花烂漫时”已然初见,我想,毛主席应该在花丛深处露出了笑脸。
  与革命前辈经历的艰辛岁月相比,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年代,丰富的物质生活容易让人忘却来路的艰辛,毛泽东同志在诗词里表现出不畏困苦的革命斗志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让我们传承和发扬好“犹有花枝俏”的奋斗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民进湘潭市委会新会员代表 冯思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每每吟诵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我都情不自禁地想哼唱起来,仿佛那一行行动人的文字本身就附着了一段段优美的旋律。这便是他诗词的最大特点之一,也是他诗词的最大魅力,即除了深厚的底蕴、精巧的结构、真挚的情绪,还充满了艺术的美感,令人阅之或昂扬、或沉醉、或顿悟、或雀跃,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在毛泽东同志的所有诗词中,我很难选出一首最爱之作,因为他每一首作品中,都至少能有只言片语,在某一时刻予我感动、赋我力量。犹记得,当我在工作生活中遭遇挫折暗自神伤时,我看到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给身心的“电池”一下子充满了电;当我取得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告诫令我顿时清醒;当我看到雨后彩虹时,真切地体悟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精妙绝伦;当我站在古迹前,触摸到岁月的痕迹时,方能知晓这多娇江山,何以“令无数英雄竞折腰”;当我偶尔感怀青春易逝、时不我待,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令我释然;而读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我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快感,整个人由内而外勃发着生命力。
  所以,读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是读一位伟人至情至性的一生,是读一个民族波澜壮阔的解放史,更是读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典。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曾多次尝试为毛泽东同志的诗词谱曲,可惜最终都难以如愿,盖因浅陋的才学不足以支撑我去诠释那穿透时空、流传千古的中文之美。所幸早已经有人成功做到了,我唯有带领学生们一遍遍地聆听,一遍遍地配乐诵读,以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种子,将来,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给他们留下一片可以遮风避雨的树荫。我们以毛泽东同志为榜样,见贤思齐,常省己身,在这纷扰变幻的人世间,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永远在正道上行。

  (2024年3期) 


      作者:□欧爱民 黄 鑫 成志荣等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