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高旭红,字潜光,别署半半堂主,民进会员,现任职于广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诗词》副主编。著有《半半堂诗词稿》《广府金石录》《药洲石刻》《五仙观金石》《越秀碑刻》《五仙观诗词文赋选注》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旭红的诗词精选集,收录其诗、词、曲约三百首。主要分为诗稿、词曲稿和专题吟稿,其中诗稿分类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包括格律诗与古体诗。作品内容包括感怀杂咏、山水行吟、岭南风物等,作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风貌、历史古迹、世俗人情等的情感和体悟。作者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创作功底,作品风格别具一格。
2021年,高旭红、陈鸿钧的《广府金石录》由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收录岭南核心区域广府的历代金石文献的著作。全书著录了岭南地区的金石文献1700幅,涵盖1949年以前广府地区的各类金石遗存,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社会学等。该书入选《藏书报》《全国新书目》联合发布的“新亮典——典藏好书推荐书目”(2022)。
在《广府金石录》出版后不久,高旭红的这部《半半堂诗词稿》也相继出版。
通过阅读一步步走向创作之路,从简单的对联创作到旧体诗词创作再到金石文献研究……高旭红自小即在书堆里生活,对书和阅读有莫名的缘分,她说,“通过阅读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
阅读影响渗透在我人生的方方面面
记者:阅读是否对您生活产生过较大影响?
高旭红:阅读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我人生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个人修养、知识积累,还是我的文史研究和诗词书法创作之路,都离不开阅读的滋养。
记者:印象中,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阅读这件事?
高旭红:从小,我就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家里的藏书颇丰富,我较早接触到了一些史书、四书五经以及传统诗词书画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也培养了我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可以说,我是通过阅读一步步走向创作之路的,从简单的对联创作到旧体诗词创作再到金石文献研究……我是通过阅读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当年,我们课本上的传统诗词内容非常有限。但通过阅读历代诗词文赋,我感受到了诗词的辞采美、意象美、音律美、意境美。这些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还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年家里春联的编撰和书写都由我来负责,初二时,我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两首绝句,得此勖勉,遂有志于此,并坚持不懈至今。
记者:在您看来,阅读具体对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高旭红:阅读经历对我的个人修养、气质、审美以及人生目标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阅读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和认知,还使我走上了创作之路。我先后创作了《五仙观金石》《药洲石刻》《广府金石录》《半半堂诗词稿》等书籍,这些都是我多年阅读积累的结晶,其中包含了我对传统诗词和金石学的思考、研究成果。
平常翻阅的文化古籍较多
记者:曾经有没有哪一本书对您影响特别深?
高旭红: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家父买了一本周笃文先生选注的《宋百家词选》,当时我特别欣赏书中的点评,言简意赅,神腴味永,便作为枕边书时时阅读。20世纪90年代末,我到北京参加中华诗词学会的年会,遇到了周笃文先生,遂拜先生为师学习填词之法。后周笃文先生带我拜访周汝昌先生,又得周汝昌先生指点赏鉴诗词之法,先生赠我一本《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深契吾心,叹其确有金针度人之功。遂常拜访先生,时闻教诲,如沐春风。恰如宋陈师道诗句:“若为借与春风看,无限珠玑咳唾中。”
记者:您现在还保持阅读的习惯吗?最近在看什么书?
高旭红:一直以来我都保持阅读的习惯。由于我从事文史工作,业余还创作一些诗词、写书法、弹古琴等,所以我的阅读范围基本上是历史人文类的居多。最近在看书法史方面的书籍,因为近期要撰写《秦汉至隋唐五代岭南书法史》和《宋元岭南书法史》两本书稿,所以较多浏览了历代书论类图书,平时对诗论和琴论方面的书籍也比较感兴趣。由于我在岭南做文史研究工作,所以历代岭南历史文化方面的古籍也是我时常翻阅的。
(202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