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开电视或手机,网红古装剧可谓目不睱接,这种古装剧里免不了仙侠神剑、武功绝伦的场景,主角往往功夫盖世、穿越古今、出神入化,令人眼花缭乱。电视剧里高手过招,只需气沉丹田,一口气喷涌而出,便可翻山倒海、天崩地裂,将对手撕成碎屑或送到千里之外化为乌有。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年轻人如痴如醉、大呼过瘾!我则心里暗笑,连连摇头:太神了!太玄了!太假了!这也许就是岁月挖出的代沟吧。当然,艺术可以虚构夸张,不必太较真,开心就好,但是从两代人的观影感受可以看出,两代人的审美观念截然不同,年轻一代更在乎“神”,年老一代更在乎“真”。
我小时候喜欢看的武打片《霍元甲》、《少林寺》等等,那里面的功夫是扎扎实实的真功夫,一招一式一拳一脚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触碰有声,给人强烈的质感,主角侠肝义胆、铁骨铮铮,让人叹服。那时不仅喜欢看功夫片,还热爱学功夫、练功夫。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家文明古镇的六街九巷都兴起了功夫热,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毛小子在练武功。比较出名的有羊古脑的“四大金刚”:铁头、钢炮、铜萝卜、石头鼓。这四兄弟都长得高大威猛,浓眉大眼,英气逼人,个个会武功,又各有所长,铁头招式变幻莫测,钢炮勇猛无畏,铜萝卜力气最大,石头鼓善于奔跑,样子有点像成龙。四兄弟不论“三伏”还是“三九”,几乎天天练功夫,练得一身腱子肉一瓣一瓣的,说话声如洪钟,走路带风,浑身散发着荷尔蒙气息,街上的小伙子羡慕得不得了!姑娘们见了阳刚强壮的“四大金刚”,更是多巴胺狂飙,回头率绝对百分之百!
十字路口那个绰号“米猪”的人,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从头到脚都是雪白雪白的,身材较胖,总是笑眯眯的,有点猛,又有点憨。他是个大力士,特别喜欢练功夫。他每天清晨都要在家门口练习举重,一根大木棒连接两坨大石墩,每坨石墩大约有七八十斤,十多岁的他一口气可以连举七八下,虽然面红耳赤,青筋鼓胀,双臂微微颤抖,但脚底下桩子稳,一动也不动。“米猪”自恃有点功夫,喜欢打架,老人言:学打就逗打,街上乃几看他不惯,单挑不敢,就经常合伙群殴他一个,“米猪”倒无所畏惧,从不逃跑,也不叫人帮忙,不管对方多少人,他都直面挑战,坚持一个人孤军奋战,即使伤痕累累,也不投降,让人惊讶的是,有时候他竟然能以少胜多,打得对方屁滚尿流。大家都说“米猪”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牙齿咬得钢筋断,假如放到战场上去,他定是英雄。
关胜殿有一位神秘的气功大师,他红脸花色,墩子股人,成天腰间系着一条红绸带,走街串巷,好为人师,也乐于助人。凡有人喉咙卡了鱼刺,就请他去化水,他端一碗水,念几句听不懂的话,然后向碗里吹一口“仙气”,让人喝下去,鱼刺立刻就融化了,真灵!还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他表演气功,只见他气定神闲地平躺在马路上,肚子上垫一块大木板,一辆货车从他身上的木板上开过去,他立马翻身而起,竟然毫发无损!还向观众拱手致谢。大伙齐声喝彩,巴掌都拍烂了,差点五体投地。
其实功夫最厉害的是我的爷爷!听爸爸说,爷爷有一个绝招:可以把一只瓷碗砸碎全部吞下去,身体竟没一点事,把当年入侵老家的日本鬼子吓得魂飞魄散,狼狈而逃……我听得目瞪口呆!虽没见过爷爷,但脑海里连续放映着爷爷那仙风道骨、白须飘飘、大义凛然、气壮山河的伟岸形象!回过神来赶紧问爸爸:“您继承了爷爷这一招绝技没?”爸爸说没有,我失望极了!不然的话,哼!你懂的……
耳濡目染身边这些激情澎湃的功夫大潮,我也心动了,偷偷地加入了其中。之所以“偷偷”,一是因为爸爸经常教育我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希望我们通过读书跳出“农门”,不准我们练功夫,说没出息,也太危险;二是因为我对自己也缺乏信心,有压力,怕练不出真功夫修不成正果而遭人嘲笑。于是,每天下午放学写完作业后,我就偷偷躲到屋后的桃子园里去练功夫。没有师傅指点,没有武林秘籍,也没有任何器材,只有一颗激动的心和一腔燃烧的劲,全凭对武打片的动作模仿和自创想象的天马行空的招式,哼哼哈哈,拳打脚踢,对着桃树任意发挥,练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也乐此不疲,直打得桃树颤抖,桃花纷飞,直打到天昏地暗,麻雀归巢。等月亮爬上屋顶了,我趁提水洗澡的机会,又练习单手平行提满一大桶水,模仿李连杰的样子,咬牙坚持慢慢从天井上几十级台阶走到澡堂,并保持途中不淌一滴水,心里美滋滋的,感觉手臂上的肱二头肌在噌噌地生长肌肉。第二天清早,天刚蒙蒙亮,我就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起床,一个人静悄悄地在堂屋的一条长板凳上训练双臂的力量,双手撑凳双脚离地来回爬动,姿势像蛤蟆,我自称为“蛤蟆功”。有一天早晨练功时不小心摔倒在地,把妈妈惊醒了,妈妈赶紧起床扶我起来,小声嗔骂道:“快穿件罩衣,傻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练习,我虽然没有练出令人羡慕的高超武功,但感觉自己的胸大肌一天天丰满了许多,腹肌也隐约现出条纹了。夏天上学的时候,我故意穿件紧身背心,露出骄傲的肌肉,脸上闪烁着“王者荣耀”的光芒!有一年立夏那天,我路过老屋天井时,脚下一块石板刚巧断裂,家人都笑我“吃了立夏蛋,石板都踩烂”,我却心里窃喜:与蛋无关,是我的功夫练到家了!哈哈!
年少时练的“童子功”,给我的身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以后求学和工作的“革命本钱”。后来我更明白,一个人的功夫,不仅仅是武功,还有文功、理功、技功、智功等等,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某一方面的功夫,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在,经历很多事情的我,感悟到还有一个功夫常常被人忽略却非常重要,那就是“心功”,即指修心养性的功夫,意思是:一个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境,如果都能保持荣辱不惊、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内心强大,那他就一定是生活的强者,就是真正的高手!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苏轼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王阳明龙场悟道而创“心学”等等,自古以来就不乏“心功”强大的人,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心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好好修炼的最高也是最难的功夫。
(202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