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我在民进机关学习成长

  

 

  2013年,我刚大学毕业被选调到三台县工作,便赶上民进绵阳市委会筹备成立三台县支部,县委统战部推荐我加入民进。当我在入会申请书上庄严写下“我志愿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时,竟未料到从此与民进机关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入会后,我成为筹备组人员,参与了民进三台县支部筹建全过程。当时,民进绵阳市委会主委李京平率领机关同志,策划方案、组织会员、协调市县、筹备并召开成立大会,全程参与每一个环节。2014年12月19日,是民进三台县支部成立大会召开的日子。市委会机关全体干部从市区赶赴三台县城,全身心投入会前准备。他们梳理会议资料摆放顺序,为参会会员签到引座,检查选票及票箱,播放民进概况及会史视频,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那种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作风,让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会后我请教李京平主委:“为何市委会机关干部如此注重工作细节,连签到台为会员引座这样的小事都要亲力亲为?”他回答说:“马叙伦血染长衫仍疾呼‘人民要自由’、民进先贤在黎明前夜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改革开放初期推动教师节设立……民进的辉煌成就都是历代领导人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尽己所能,把一件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哪怕是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也能让民进‘民主、团结、求实、清廉’之薪火在文件摆放的细节里传承,在历史讲述的敬畏中绵延,在与会员交往的温度间常青。”
  市委会机关干部的务实作风,让我心生敬仰。自此,凡民进活动我必参与,参加活动我必同机关干部一起做具体工作,后来我荣幸地成为市委会虚拟机关的一名干部。2016年上半年,市委会机关选调工作人员,我第一时间积极报名,因一直热心会内活动和会内工作,办事干净利落,最终正式成为市委会机关专职干部。
  刚到市委会机关,面对工作资源协调难、工作面宽事杂、会员频繁来访等情况,我一度感到不适应。直到那年重阳节,李京平主委带领机关干部看望老领导。老领导们收到我们送去的《民主》杂志,《四川民进》、《绵阳民进》会刊等礼物,绽放出如获至宝的笑容,关切地询问组织发展情况,看见我这个“新人”,关心地聊上几句,那慈祥的笑容、鼓励的话语就像甘泉沁人心脾。自此,每年探望老领导成了我最期待的工作。老领导们很乐意同我这样的小同志聊天,给我讲他们曾经经历过的故事,有历尽艰辛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的故事、发展有影响力会员的趣事……印象最深的是民进绵阳市委会原副主委杨明辉1987年11月出席民进六大,在用餐期间向时任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提建议的故事。雷洁琼主席听取并采纳来自基层代表的意见,推动会内民主创新,那“对信仰的笃定之心、对同志的赤诚之心、对事业的敬畏之心”让人高山仰止,心悦诚服。与老领导们的交往中,我不仅熟悉了民进会史、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增长了智慧、拓宽了视野、豁达了心胸、提升了本领。
  后来才知道,这种“传帮带”是民进机关的传统。正是一届又一届机关干部的接续奋斗。2017年,民进绵阳市委会荣获民进全国机关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因工作业绩突出,2021年,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到四川调研时,民进四川省委会将民进四川省地方组织建设座谈会交由市委会承办。会议前夕,蔡主席接见了市委会全体机关干部,并向我们致以问候。当蔡主席同我们一一握手时,民进中央历届领导人弘扬民主、团结、求实、清廉的故事,在我心里真正具象化了。民进中央领导和基层会员的双向奔赴也成为我对后来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2024年,我调入民进四川省委会机关工作。与市委会机关一人多岗不同,省委会机关分工明确清晰。机关干部需要成为邃晓政策、精通业务、熟悉情况的专家,才能把握工作节奏、推动目标落地,挑战前所未有。幸而,民进四川省委会成立了四川省图书馆分馆,分馆落地在省委会机关,省委会机关定期征集借阅意向书目并组织借阅。很多同事一个月要借读五六本书,借得多的甚至要借十多本,我也跟着有样学样看起书来。在领导推荐下,结合工作需要,我借阅了《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民进路上 且学且行——严隽琪工作文集》、《民进中央规章制度汇编(2018—2023年)》、《民进中央机关工作制度汇编(2018—2023年)》以及《清单革命》等书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也成了我最爱的期刊之一。通过系统学习,我对民进工作有了由表及里的认识,逐步养成体系思维习惯,以前枯燥的理论文章慢慢变得生动起来,给我带来很多实际帮助。比如《理论与探索:绘就最大同心圆——新时代统一战线前沿问题研究》中关于党外代表人士管理方面的探索,就在我参与起草《民进四川省委会组织会员信息基础库信息数据更新管理办法》时,给予了很多启发与帮助,让我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民进机关是一所良师益友众多的大学堂,她教会我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进组织,珍惜优良传统。我将以“回首丘山,折齿孺子”的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辈子干成一件事”的态度,借助那些琐碎中蕴藏的能量,努力用平凡的光芒,为后来者前行的路上增添一丝明亮。
  (2025年7期)

  


      作者:□柳兰茹

Copyright © 2025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