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的电影、电视剧,《太白金星有点烦》的话剧,《桃花源没事儿》的新书……马伯庸的“职场三部曲”热度居高,被评价为“打工人照镜子系列”、“既扎心又治愈的职场宝典”。其中《桃花源没事儿》首发30万册,上市6小时后就紧急加印10万册,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不是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而是与短视频、演唱会、直播相比,有趣的作品越来越少了。
马伯庸的作品很少言情,对主角也比较狠辣,一般不会给太大光环,至于倾世的容颜、天降的贵人、隐藏的大佬身份、拯救世界的超能力,乃至重生的记忆……不会和他们有太大关系。但每个角色都很有趣,代入感强,易引发共鸣。
《桃花源没事儿》的主角玄穹,本来是个正正经经的小道士,却和玄幻作品里常见的仙风道骨的人设没一点关系,主打一个“遇财呈劫”的命格。他尖嘴猴腮,山根低陷,每月俸禄二两三钱,不仅一副穷酸相,而且是真穷。他日常能出彩的造型,就是头顶一朵嗞嗞啦啦的雷云,但凡碰一点偏财,二话不说天雷轰顶,莫说高端法宝,私自动动道门基本配置桃木剑都会被劈。他是如此爱财,却偏偏又被隔绝了“富起来”的希望。
纵然顶个倒霉命格,玄穹心理并不扭曲。他嘴上尖酸刻薄、阴阳怪气,内里却古道热肠、急公好义。被任命为桃花源俗务道人后,上任路上帮两个客商解除妖怪幻境,帮被道门拘捕有可能被打回原形的小狐狸婴宁周旋解围。一进桃花源,就去解决熊孩子小狼妖和小蜘蛛精的斗殴事件。一进“办公室”,不顾洗掉风尘就沉浸式整理上任留下的道门文书。唯恐倾家荡产买到“学区房”的小蜘蛛精被开除,亲自去找校长陈情。遇到医馆老板和蛇精娘子闹离婚,绞尽脑汁破案协调。
玄穹法力低微,两剑砍不断小蜘蛛精吐的丝,却有一颗拯救世界的心。对身边人,他一边时不时嘲讽嫌弃,另一边却尽心尽力守护。嘴上念叨着“道门俸禄二两三钱,犯不上打生打死”,面对灭掉他前任的穷奇时却不听劝说不顾生死地往上冲。
要说马伯庸一根金手指没给玄穹,也不准确,玄穹有一个“明真破妄”的“特异功能”(类似于“火眼金睛”)。但是给这个设定并没安排他像孙悟空那样提升战力值去成王成圣,而是让他去干桃花源危险的活儿——打掉逍遥丹“贩毒团伙”,真正把“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落实在了这个可怜的小道士身上。难怪有评价说“翻开《桃花源没事儿》,扑面而来的不是古风雅韵的田园牧歌,而是一股子呛人的、混合着地铁汗味外卖油渍和加班咖啡的现代烟火气”。
马伯庸在自撰的后记提及此书有年轻人的飞扬和轻浮,也有中年人的稳重和疲惫,他留住了自己的人生年轮,希望读者也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年轮。
玄穹不听劝的执着和冲劲,也许就是大部分年轻人的影子。对环绕在身边的富二代婴宁、官二代敖休泰然处之游刃有余的样子带着些许稳重。而当得知前任玄清道禄三两,同一份工作自己只有二两三钱时,玄穹选择将委屈自我化解,与《太白金星有点烦》里的六耳形成对比。六耳得知自己晋仙之途上有个名额可能是被孙悟空顶替时,将满腔愤懑化作上天“上访”、下界“复仇”的动力,在委屈和不甘中灰飞烟灭。
马伯庸作品颇丰,乍看都是独立的故事,细读又能找到内在联系,比如可以提炼出一大幅职场众生相。就职场三部曲来看,《太白金星有点烦》里的李长庚类似中高层,他圆滑老练,见招拆招,最终领悟职场真谛得证金仙,而他的那缕浊念也下凡投胎成为诗仙。《长安的荔枝》里的李善德相当于一个负责具体业务的中层,可他基本属于那种大脑装得下银河系却装不下同事潜规则的高智商低情商的大冤种,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顽强拼搏完成了不可能完成之任务,却功变为罪流放岭南,但也因祸得福躲过安史之乱。玄穹位于职场底层,法力低微薪水微薄,掌握的是小人物与职场不公平的和解方式,最后在桃花源晋升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三部作品里的其他角色也值得品味。《桃花源没事儿》里的云天出场才财兼备、平和友善,实际却是逍遥丹毒品团伙的幕后大Boss,害死玄穹前任,又差点害死玄穹,一个角色道尽职场险恶;云光虽耿直无私却因脾气火暴易引人不适,两个角色堪称职场的两极。《长安的荔枝》里的唐玄宗作为一个团队的统治者,显然对所下达任务的难易程度没有清晰评估,恰似一些只要结果不看过程的职场顶层,这是大唐盛极而衰的一道暗讽,对职场也有借鉴意义。韩洄那句“和光同尘,雨露均沾”则道破一种虽不合理却无处不在的职场思维,李善德捧着严丝合缝的荔枝转运方案四处碰壁,不是方案不行,而是触碰了“功劳分配”的潜规则,“干活时没人影,领功时全争先”,“花花轿子众人抬”的职场逻辑不能不懂。至于《太白金星有点烦》里的观音、织女、王母……细细体味,都能在现实的职场找到影子。就连《食南之徒》里的唐蒙,不图晋升,一心只想守着家门口当好一枚吃货,也有自己内心的职场伦理。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很多人能接触到职业道德教育,但很少有人能接受到职场伦理教育。然而职业道德并不等于职场伦理。传统教育中“五伦”论述过“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人际关系和相处之道,但身处职场,如何与上级、同级、下级,如何与工作本身、明暗规则、社会风气乃至进入职场的自己达成和解并作出适当的决定,在承担起自我责任的同时得以安身立命,基本没有明确的答案。
职场小说不少,套路居多。而现实中,大部分职场牛马并没有主角的光环、开挂的人生、能穿能掉的“马甲”,更难以锦鲤附体弯道超车挤进快捷上升通道,“霸道总裁爱上我”也只能当作消遣性阅读而已。躺不平,卷不赢,被现实打倒在地反复磋磨,一身伤痛还得自己想办法站起来,才是大部分职场人的生动摹写,我想这也是马伯庸职场小说能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职场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只要步入其中,就会被分配到不同层级,拥有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一般和个人主观愿望关系不大,可能与文凭学历、专业专长、智商情商、技术能力、经验资历有关,也可能取决于投胎技术、机遇运气。无论身处哪个层级,如果目的都是去争个你高我低,斗个你死我活,那最后赢家注定是绝对少数。《尼各马可伦理学》指出“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的,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桃花源没事儿》里的桃花源不是没事儿。刘子骥进入桃花源,发现惊人的危机,耗尽心神将之封印。玄穹进入桃花源,遭遇人妖杂居,纷争不断,一地鸡毛,俗物缠身。这打破了桃花源远离尘嚣、宁静清幽的传统意向。真正的桃花源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有人之处,就有妖,就有事儿,就有不公平、不如意、不理想。如果说桃花源存在,那也是指心中的善。
桃花源有妖,职场中有妖,生活中也有妖。当直来直去、强攻硬取、消极退缩都难以廓清迷途,尝试心怀善念,学着与人和解、与事和解、与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和解,其实最终都是与自己和解,也许能够一窥桃源彼岸。
精彩文摘
一说到钱,个个都变得人间清醒。
没苦不必硬想,只会让别人心情更不好。
除去偏心的师父、嫉贤妒能的师兄弟、总被克扣的斋饭和永远背不完的道藏,道门其实对我挺好的。
机缘是执念所引,执念为意念所凝,没有执念,自然也就没有机缘。
一辈子发不了财,自然什么都看透了。
你有多少钱,我就有多少活。
我头顶若有云霓,只怕下的不是雨,而是雷。
欲成精,先做人,只有揣摩透了人性,才能更好地化形。
评论摘编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戳破了幻想,拥抱了真实。它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那些被生活打磨出的“年轮”——有妥协的“算了”,有不甘的“火星”,有麻木的“没事儿”,也有在夹缝中寻找“微光”的韧性。它不美化苦难,但承认这种挣扎本身就是一种值得书写的生命力量。
(来源:小禾漫读)
马亲王的笔下有历史的温度,也藏着现实的烟火。他的作品,总是带着一股“人间烟火气”。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书里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作者:琴子 来源:“煮字聊心”公众号)
马伯庸擅长以微观的历史视角重新架构宏大的历史叙事,在历史的裂隙中寻惊雷、见温度,从而打破常识性的认知。他的创作既没有走向网络文学的庸俗化,也未走向经典文学的严肃性,而是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历史可能性小说”,挖掘历史的隐秘,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之下构筑着一个个符合历史逻辑的小人物的传奇故事。
(作者:刘宗智 来源:齐鲁晚报)
(202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