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成立80年来,遵循马叙伦“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政治嘱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着力发挥“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作用,从行动中涵养责任,在担当中生发自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进的光辉历史,让我坚定了加入民进的信念。2009年,在民进前辈的帮助和见证下,我光荣地成为民进的一员。十六年在会见证、与会同行,我成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入会以来,“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未敢忘,诸多前辈和民进同仁的帮助与支持不能忘,我坚定不移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民进这个大家庭的教导与熏陶。民进让我在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持续成熟、业务上持续精进;民进给了我创业的勇气、奋斗的底气和迎难而上的锐气。多年来,民进始终给我家一样的温暖,让我在各类学习和培训中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这里有我最难忘的回忆,最感动的瞬间。
在我创业初期,民进云南省委会主委李玛琳主动给予我激励和鞭策、帮助与指导,协调解决问题。2016年,我在湖北办学遇到困难,时任民进云南省委会主委罗黎辉辗转多地来到恩施,依托民进教育界别的优势,帮助湖北恩施学院走出困境……类似的感动可以说数不胜数。
民进云南省委会深度参与并见证了云南完成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心工程”、“春雨行动”、“同心·彩虹行动”、“一村一幼同心圆”、“共济林”、“爱心超市”……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从民进中央到民进云南省委会,以界别优势助推、社会服务助力、干部驻村帮扶,民进各级组织领导持续到基层问需访贫、送教下乡、送医进镇等,足迹遍及滇西南十多个县(市)的重点帮扶乡镇、“直过民族”村寨和贫困家庭,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接续发力、久久为功。民进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参政党的重要贡献。
通过这些令我终生难忘的故事,让我在民进领导和前辈的身上看到了情系教育的公心、无私奉献的爱心和履职为民的用心,也坚定了我做好一名民进会员的决心。
在组织的感召下,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累计投入8700万元,连续十几年实施“一个都不能少”兜底式教育帮扶,全免费开设“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扶持班”,为近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无一人因贫辍学。我还承担了教育部与云南省共同实施的“滇西青年创业学院”项目,免费培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000名,带动就业万余人。
李玛琳曾经讲过,要思考“干好事业靠什么”。我想既需要自己的努力,更需要组织的支持;既要积蓄能量,更要涵养自信。回想过往,我在事业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除了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外,离不开民进大家庭的帮助与支持,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己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创业者,而是拥有民进这样坚强后盾的奋斗者。这种强烈的归属感,给了我轻装上阵发展事业的信心和直面困难的底气,也让我坚信,只要选择了对人民有益的事业、走的是正确的道路,民进组织一定会给我坚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正是有了民进领导和同仁的帮助与支持,才让我在云南省成功创办了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随后发展成为在全国7省区创办8所大学,拥有14万余名在校生、上万名教职工的高等教育集团。
正是基于在民进的学习成长,我更加坚信不但要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更要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双岗建功,力争当一名合格的参政党成员。这些年,通过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履职平台,我提交的58件议案、提案被立案转办。我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等十余项荣誉称号。可以说,没有民进,就没有我今天取得的成绩。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说,“民进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民进先辈的高尚风范是优良传统的典范”。民进80年的光辉历史,值得我敬仰、推崇、学习和传扬。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未来任重道远,我将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向、坚持双岗建功,继续以服务云南为本分、以奉献云岭为追求,多用调查研究之功,多建改善民生之言,多做为民惠民之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
(202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