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叶圣陶、雷洁琼等民进界别的17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联名提交有关教师节的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曾任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方明是提案的主要发起人及撰稿人。两年后,葛志成、霍懋征、段力佩等19位民进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再次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1984年12月,“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被送中共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建立教师节的决议,确定从1985年开始,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弹指一挥间40年过去,2025年9月10日迎来了我国第41个教师节。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从馆藏档案资料中,笔者对吉安的第一个教师节有了深入了解。1985年8月初至9月底,《井冈山报》陆续刊发尊师重教、歌颂教师的相关报道。
1985年6月22日,中共吉安地委、行署发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做好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的筹备工作,之后各县市积极行动,纷纷作出决定,做好筹备工作,大力为学校和教师多办实事。吉安市和安福县分别作出为教师干实事的决定,就优秀教师入党、家属“农转非”,解决夫妻长期分居、住房困难等问题以及表彰和奖励先进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定。新干县对在教师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当年为14名教师落实政策,补发停、扣发工资和财产损失20多万元。万安县对全县中小学校校长作了一次大调整,让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学校重要职务,并动员骨干教师返校任职、任课。泰和县奖励了1985年高考中两名考生获全省文科、外语第一名的泰和中学3000元奖金。当年,吉安有近700名教师家属“农转非”。
特别是各基层单位的干部和群众,把尊师重教提上议事日程,他们不说空话,多做实事,真实而生动的事例举不胜举。吉安县前岭乡从乡办企业盈利中拨款1万元,修建了一所中心小学,七里坑一个村集资2万元建了一所小学;吉水县文峰镇居民集资12000元,为兴办文峰第二小学出力;永丰县北坑乡院前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学校添置60套课桌凳和8块黑板,改变了多年3个学生共用一张桌子上课的现象;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靠自己的力量,创办了3所幼儿园和8所农民夜校,学龄儿童入学全部免费,对考入高中、中专、大专的学生和优秀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1985年9月8日,吉安地、市党政军领导分成4个组,走访吉安师专,吉安市一中、二中、三中、五中、六中,白鹭洲中学、河东中学、吉安教育学院、地区教研室、吉安师范、吉师附小、吉安市阳明路小学、新村小学、古南一小等单位具有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老教授和离退休教师,以及在教育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中青年教师,同时还走访中直、国家机关赴赣讲师团的同志,向在教育园地精心耕耘播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为建设吉安作出贡献的教师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9月8日下午,中共吉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召开教师座谈会。有关领导和40多位教师代表出席,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9月8日晚上,吉安地区工会举行电影招待晚会,招待吉安大、中专院校教师和教育界有关部门同志。
9月9日上午,中共地委宣传部、地区教育局在吉安教育学院举行地直教育单位庆祝我国第一个教师节茶话会。参加茶话会的有吉安师专、吉安教育学院、电大吉安分校等教师代表和中直、国家机关赴赣讲师团的同志,共60余人。中共地委、行署相关负责人出席了茶话会。
9月10日,中共吉安地委、行署,中共吉安市委、市政府在吉安市人民剧场举行庆祝大会。会场上彩旗鲜花装饰一新,呈现出喜庆节日气氛。上午8点,在欢腾的鞭炮、鼓乐声中,地市相关负责人和900余名教师代表入场。少先队员献词,向敬爱的老师们祝贺节日。
省人大常委会驻吉安地区联络处主任出席了庆祝会。教师代表在主席台就座。大会由市委书记主持,专员代表中共地委、行署和中共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节日祝贺和崇高敬意。
教师节当天,《井冈山报》发表社论《敬礼!人民教师——祝贺第一个教师节》。9月12日《井冈山报》头版头条是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于教师节当天写来的《致全国教师的信》,祝贺全国教师节日愉快!
1985年,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把“尊师重教”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2025年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