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因地制宜推动涉污土壤修复

  2016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目前,我国污染土壤管控和修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遗留地块多、面积大,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
  近年来,因为相关政策因素各地关停并转了一大批化工企业,但同时也遗存下很多电镀、印染、农药等化工企业地块。这些企业均为重污染企业,土壤污染风险较大,而土壤一旦被污染,治理修复就比较难。
  二、污染土壤修复及管控项目因资金技术问题进展缓慢
  各地大量的污染地块并未纳入土壤修复或管控计划中,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项目所需资金较多,地方政府一般难以承受。此外,每一块待修复土地都有其特殊性,相关修复治理技术不成熟,而且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上。由于土壤修复治理行业市场门槛高、技术要求严、资金投入巨大,土壤修复市场掌握在少数行业巨头手中,这不利于修复成本的降低以及整个土壤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各地缺少本地土壤修复龙头企业,就算有污染治理企业,市场竞争力也不强。
  为此,建议:
  一、要求各地方政府制定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或管控规划,有序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
  优先推进高风险污染地块土壤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以拟开发建设为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用地为重点,提前谋划、科学排定治理修复项目计划表,明确项目实施主体,积极筹措工作经费,逐步减少污染地块数量,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二、各级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土壤修复基金,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引进社会资本,推动让土壤修复行业向环境管家、宗地开发和 PPP 等多元模式发力,开辟出行业发展更为可观的蓝海空间。
  三、鼓励各地方培育本土土壤修复治理
  龙头企业,推动土壤治理与修复产业健康发展要真正降低土地污染修复的财政压力,首先就需要让这个行业真正活起来,形成有竞争关系的市场环境;其次,因为土壤治理的特殊性,往往熟悉当地情况、土壤性质的人或企业才能拿出更为合理的方案。但由于该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往往更好的方案得不到采用。要通过降低准入门槛、调整税收等扶持政策,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加快企业的修复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参与土壤修复产业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修复效果的目的。

  (2022年8期) 


      作者:□施松洁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