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露营作为近两年逐渐兴起的一项户外休闲活动,因具有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优点而成为各类人群假日休闲旅游的热门选择。然而,随着露营需求的不断提升,不法分子也开始借助帐篷、房车的掩护在野外开设地下流动赌场,由于此类赌场选址偏僻、无人监管、真假难辨,不易受到公安机关的打击查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下流动赌场开始出现“野外露营”化现象。全国范围内涉及“野外露营”的开设赌场罪案件数量上升趋势明显,应予高度警惕。分析发现,与传统地下流动赌场相比,“野外露营”式赌场具有更强的流动性、欺骗性和隐蔽性,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赌场选址偏远隐蔽,对外“包装式”掩人耳目;赌场“营业时间”和地点随机变换,赌客 “隐匿式”集中接送;赌场周边环境复杂多样,专人“预警式”通风报信。
为此,建议:
一、加强对“野外露营”经济的培育与监管
无序的野外露营活动不仅难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易滋生出各类违法犯罪。为规范户外露营活动,促进露营产业良性发展,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利用山岳、绿地、海滩、湖泊、河流、森林等资源,通过划定野外露营区域、培育符合标准的露营地的方式发展露营经济。一方面,可以让游客在划定的露营区内享受较好的露营装备、餐饮服务、体验活动,以获得更美好的露营体验。另一方面,将露营基地纳入地方政府监管范围,也会让不法分子难以借助帐篷的掩护来实施违法犯罪。
二、建立“野外露营”活动事前备案制度
为消除“野外露营”的监管盲区,强化对探险类野外露营的引导,对野外过夜露营活动应进行严格的户外安全、法律风险监管,以避免突发事件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相关行业协会以及职能单位可对野外过夜露营活动实行事前备案登记制度,对其活动的安全性、科学性、必要性进行审查把关,以此有效区分合法与非法的野外探险露营行为,便于公安机关发现和查处“野外露营”式地下流动赌场。
三、加大线索排查和违法惩治力度
相关职能单位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面向全社会设立举报电话、邮箱和网站专栏等。健全落实举报奖励机制,充分发动和号召人民群众检举揭发野外聚众赌博活动。同时,认真梳理收集到的举报线索,做到野外聚众赌博案件及时发现、及时查获、及时打击,坚决遏制地下流动赌场的泛滥。
四、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新闻媒体等宣传形式,不间断宣传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欺骗性、社会危害性。政法机关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利用典型案例宣传赌博不能致富,引导人民群众远离赌博活动,从根本上铲除赌博赖以生存的土壤。
(作者系民进淮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202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