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全民阅读的不断重视,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级公共图书馆不断增强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因财政拨款不足、专业人员配备不齐、场地有限等问题,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分的文化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足
因核定编制数有限,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与服务本地区常住人口比例严重不符,图书馆编满无法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再加上资金不足,导致社会购买服务也无法实现。
二、图书馆缺乏数字化阅读设备
馆内的各项资金无法支持购买数字化阅读设备,比如自助借还机、自助办证机,因原本的工作人员不足,各项自助借阅设备配套建设又无法跟上,出现一个科室人员既要为读者办证登记,又要为读者借还书,同时还要负责图书上架、排架、查询资料的情况,最后导致办证读者和借还书读者扎堆、拥挤,无法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三、缺少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为了推广全民阅读,更好地服务读者,延长阅读时长,各大城市都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但是很多县级公共图书馆,因财政拨款不足,无法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为此,建议:
一、加大地方财政对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的财力支持
公共图书馆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无其他收入来源,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所产生的相关费用,都需要财政予以资金支持。地方财政可提供专项资金,用于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等数字化阅读设备的购置。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县区级政府要通过人社局招聘或者社会购买方式,为图书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工资由财政统一管理支付。
三、统一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统一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或者市文广旅局根据需要统一招标建设,一方面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202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