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学校承担了更多原本属于家庭和社会的职责,尤其班主任直接承担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除了教育教学相关的班级日常管理,还有如防溺水、防沉迷网络等一系列相关事项,特别是在家校关系中,承担着与家长沟通等重要职能。班主任的职能不可或缺,应尽快建立专职班主任制度。
一、班主任工作繁忙,精力不足
根据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每周实际工作时间平均为54.5小时,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规定。而工作总时长中有约3/4的时间被非教学任务占据,如开会、家校沟通、迎检工作、各类App打卡等。
二、未经过班主任的专业教育
班主任工作事务繁杂,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力,这对一些年轻教师来说有时难以胜任。此外,由于有效激励不够、因各种误会产生心理失落等,进而产生了没有人愿意当班主任的所谓“班主任危机”。
三、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的降低
班主任不仅要担任本班的授课任务、管理本班,还要兼任其他班级、年级的授课任务,有时难以照顾自己的家庭及子女。由于工作量大,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不高,这些都阻碍教师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个别教师采取极端行为,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为此,建议:
一、制定选聘办法,严把队伍质量关
对专职班主任的德能勤绩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制定“专职班主任选聘办法”,并制定和规范选拔条件及程序,为选拔出优秀的专职班主任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自荐、组织推荐、测评、面试等方式,广泛吸引有志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才。
二、设立专职班主任,进行专职班主任培训
参考大学辅导员模式,做好教学和管理分工,学科水平高的教师可以专心授课,避免分散精力。同时,要求专职班主任对学生全程跟踪管理,包括参与学生业余活动的管理。
应针对中小学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相关专题。同时,建立评比机制,遴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工作水平高的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