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背景】
在利益驱使下,地下代孕现象屡禁不止且愈发复杂。地域上,从大城市蔓延至中小城市乃至乡村,如长沙农村窝点利用隐蔽环境躲避监管。人员构成复杂,除求子夫妇,还有被高额报酬吸引的代孕女性、供卵者,以及中介组织和个别失德医务人员。中介组织通过多种方式招募,在产业链中牵线搭桥;部分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撑,违背职业操守。交易模式上,已形成分工明确、流程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交易手段不断升级,增加了监管和打击难度。
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严重践踏伦理道德与女性权益。代孕将女性子宫工具化、婴儿商品化,代孕女性常在认知不足、被欺骗或胁迫下参与,取卵和孕期可能面临严重健康风险,代孕孩子也面临身份认同等困境。二是法律监管存在漏洞与执行难题。我国法律虽禁止代孕,但法律体系不完善,对非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责任认定不清晰,处罚力度轻,且代孕行为隐蔽,监管部门发现、取证和查处困难。三是社会观念偏差与错误认知。部分公众对代孕违法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甚至将其视为“无奈选择”,为地下代孕滋生提供土壤,失独家庭、不孕不育夫妇易受蛊惑。
【具体建议】
1.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制定专门法规,明确参与者法律责任,加大刑事处罚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同时提高执法人员专业能力。
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正确观念。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代孕的违法性、危害性和伦理道德问题,开展专题活动,针对重点人群提供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
3.加大科研投入,提供合法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不孕不育症的研究和治疗投入,规范辅助生殖机构运营,加强技术监管,防止滥用。
(202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