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发挥医疗人才特殊培养机制优势

  【提案背景】
  自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试点“4+4”临床医学长学制改革以来,这一以“跨学科融合、复合型培养”为核心的医学教育创新模式,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吸引非医学背景的优秀学子投身医学,培育医学领军人才。在教育部政策推动下,多所高校跟进,使其成为新医科建设的重要路径。然而,因个别医生的不当行为,使“4+4”学制陷入舆论危机。公众对其培养的人才质量产生信任危机,认为存在培养流程不严谨、选拔标准不严格等问题,影响了该模式的认可度和支持度,阻碍了其推广和完善。
  当前,“4+4”学制面临多重问题:一是毕业生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学制压缩导致学生医学专业学习时间有限,难以深入钻研医学知识,临床实践机会不足,核心专业知识不扎实,科研能力薄弱,毕业后难以承担复杂医疗任务和科研项目。二是存在被特权阶级利用的风险。若监督机制不完善,易出现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特权阶层可能谋取不正当利益,破坏公平公正,损害其他优秀学生权益,违背教育公平初衷。三是学生易产生心理问题。跨学科学习难度大,学生面临学业、科研、就业等多重压力,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
  【具体建议】
  1.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适当延长医学专业学习时间,增加医学核心课程和临床实践课程比重,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学习美国经验,增加规培时间,强制核心科室轮转,设立分流淘汰机制,避免“带病培养”。
  2.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选拔环节信息公开透明,设立独立监督机构,严厉打击违规操作,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建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相关课程纳入必修模块,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推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因心理问题申请休学,避免“带病学习”。

  (2025年7期) 


      作者:王文顺

Copyright © 2025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