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振兴县域普通高中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高中阶段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取得发展的同时,高中教育,特别是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县域高中逐渐衰落,教育生态逐渐失衡。
  一、县中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管理体制影响,导致县中教育资源不足。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县中在区域教育竞争中,无论是办学条件的改善,还是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与大中城市相比,无疑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 号文件已明确“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落实市县举办普通高中教育的责任”的新要求,但不少地区“两头不落实”的现状仍然存在。从县域层面,由于近年来国家强化顶层制度设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或部委联合名义,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并确定了一些刚性发展指标,使得县域教育财政压力持续加大,对普通高中财政性投入保障相对乏力。从省域层面看,省级统筹责任清单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配套机制也亟待完善。
  (二)城镇化进程和教育公共政策失衡,导致县中优质教育资源流失。城镇化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城乡教育学龄人口逐步发生逆转(即城镇受教育人口逐步超越农村受教育人口),这是乡村教育人口不断向城镇教育转移的过程,乡村优秀生源绝大多数都流向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优质高中。近十年来,各地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出现了高中跨区域招生现象。这一现象伴随着各种新体制学校愈演愈烈,这些新体制学校,借助优质高中学校的品牌、良好的办学条件、雄厚的财力、特殊的招生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和生源快速集聚,导致县中人气下降,优质资源(师生)流失。
  二、振兴县中教育的政策建议
  “郡县治,天下安。”县中对县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可谓“县中兴,则县域教育兴;县中强,则全县民心安”。当前,县中的衰落现象势必会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建议实行“县中教育振兴五年计划”:
  (一)完善县中教育财政经费分担机制。实施中央、省、县(市区)按比例分担机制,中央财政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县中教育经费的专项支持。
  (二)全面提升县中教育办学条件。按照高考综合改革、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制定出台县中办学条件标准,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
  (三)严禁高中学校各种形式的跨规定区域招生行为。超级中学跨区招生是造成贫困县高中优质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必须出台有力政策,明确高中教育公共服务边界,进而推动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四)实施县中教师振兴计划。一是建立县中优秀教师岗位津贴制度,以待遇留人。二是遏制县中优秀教师的逆向无序流动,对县中优秀教师实行聘约管理,严禁聘期内流动,聘期结束后由县中向大中城市高中流动的,接纳方要对县中进行人才流失补偿。三是鼓励大中城市优质高中优秀教师支教县中。四是国家部属师范大学每年为县中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
  (五)全面实施县中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国家要把县中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重心,推动县中教育走公平、融合、特色、优质发展之路。围绕新高考、新课改,实施县中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建立大中城市优质高中和县中对口帮扶、协同发展机制。
  (六)扩大县中学子就读国家重点高校的机会。逐步缩小城市高中和县中学子入读国家重点大学的机会差距。国家完善中央和地方面向县中的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按照县中招生规模安排相应的定向招生计划,为县中学子提供更多进入国家重点大学就读的机会。

      作者:民进中央

Copyright ©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