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进首页 | 加入收藏
民主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征订 |投稿须知 |编读往来 |广告业务 |历年目录

回顾历史,始终坚守参政议政合作初心 总结经验,持续推动资政效能不断提升

  2025年是民进成立80周年,也是会史工作主题年。回顾民进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参政议政奋斗历程,不仅是回溯民进往昔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奋斗的辉煌历程,更是为了增强历史自信,提升历史站位,厚植人民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开启未来新征程。
  回首过去的80年,民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定不移地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心连心、共奋进,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也为巩固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进先辈“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的自觉,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以及民进拥护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主张,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患难与共的政治信念。以马叙伦、王绍鏊为代表的进步人士,积极投身于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长期从事政治活动,发文章、办刊物、参加游行、组织聚会,在1945年共同发起成立了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的中国民主促进会。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关系,也明确了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和责任。民进作为新政协筹备会的组成单位之一,参加筹备工作,民进通过《中国民主促进会拟提出于政治协商会议之行动公约及政治纲领》,在筹备座谈会上提出“增加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为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单位”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在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提交《请政府明定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10月10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成为新政协历史上第一份“建议案”。
  新中国成立后,民进通过《关于接受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会纲领的决议》,参与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事业发展,发动会员参加土改工作、抗美援朝工作,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响应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发挥“参、代、监、改”作用。积极反映学生健康、代课教师、知识分子工作等情况,围绕扫盲运动、古籍整理等工作提出系列建议。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先后颁发十四号文件、两个五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等,逐步明确、规范了民主党派履职的内容和形式,也为民主党派履职提供了政治保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实了重要内容。民进在这一时期,立足界别特色,推动建立民办教育协会,就恢复教师节、确定教师节日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以及制定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技术教育法、学前教育法等,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其中,民进建言教师法的出台,从酝酿、调研、提出到正式颁布,前后经历了10年。在社会民生、环境保护等方面,民进也非常关注,围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区域与国别研究、环境保护、三农问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节约资源”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关于《建设陇海沿线星火产业开发带,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引进市场机制,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的两份提案,分别被列为2000年和2003年的全国政协大会1号提案。
  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围绕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统一战线、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民进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性质特征和实践要求,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书面建议179份,得到中共中央领导批示;按照政党协商年度计划,开展重点考察调研13次,组织全会29个省级组织和相关专委会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在全国政协大会上作党派口头发言13次,提交党派提案556件、界别提案239件、个人或联名提案3588件,其中139件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59件被评为全国政协优秀提案或年度好提案;2019年,全国政协表彰了成立70年来100件有影响力的重要提案,民进有8件提案入选;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会、界别联组会、界别协商会等各类会议上提交发言208篇;圆满完成对口湖南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任务,会员参加监督活动17000余人次,开展各类调研293次;扎实推进对口江西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与江西建立联系机制;民进中央信息采用分值连续多年在各党派排名中位列第一,2018年、2023年、2024年采用分值还位列全国政协各报送单位首位,并在全国政协相关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加强论坛、会议等议政品牌活动建设,不断提升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开明出版传媒论坛[2024年更名为开明出版传媒(上海)论坛]、开明文化论坛,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黄河保护与发展论坛、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上述这三个论坛2025年合并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的影响力与参与度。民进中央先后制定《中国民主促进会参政议政工作条例》、《中国民主促进会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中国民主促进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中国民主促进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以及相关配套规定,为履职活动提供了制度支撑。
  在全会共同努力下,民进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都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国成为《马拉喀什条约》第85个缔约方等,都有民进坚持不懈的建言推动。2023年民进中央围绕“推动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形成和报送的书面建议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中央财办负责同志带队到民进中央机关沟通有关情况,对民进中央重点考察调研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所提建议将在后续有关政策中予以采纳。会史表明,正是一代代民进人共同的努力,铸就了民进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成熟的政党特征,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我们重温历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提高自身素养,激励自身发展。
  80年来,民进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改革发展之言,聚同心同行之力,谱写了光辉的履职篇章,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优良传统,要深入总结、倍加珍惜、继承发扬。
  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进组织不断发展进步,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归根结底依靠的是正确的道路。从坚定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政治抉择,到新时代“矢志不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在长期合作共事的过程中,民进确立了正确的政治纲领、铸就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培育了优良的政治品格,并将它们写入会章,即“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作为自觉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成为民进的目标和遵循。民进一大即通过《关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中共〈加强与非党群众及民主人士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巩固扩大民主统一战线的决议》。从1993年开始,民进中央坚持把年度重点考察调研作为重要履职活动,集智聚力、扎实调研,每年形成报送中共中央的调研报告和有关建议。新时代以来,民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中共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我们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民进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参政议政基本原则和根本出发点,自觉树立大局意识,找准自身在大局中的位置,根据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研究难点、找准切入点,开展参政议政工作。1953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民进总部立即向各地发出《关于加强学习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通知》,要求全会从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高度,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进四大、五大,到1987年民进全国代表会议召开,明确提出要为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工作目标,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落实文教界知识分子的政策,广泛深入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持续建言推动恢复设立教师节,对教育、出版事业的改革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从1987年的民进全国代表会议,经民进六大、七大,到1997年的八大召开,民进按照参政党性质定位加强自身建设,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民进八大,经民进九大、十大,到2012年民进十一大召开,民进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民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着力体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
  我们始终坚持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立会为公、参政为民是民进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进组织成立的原则,也是广大会员的行为准则。“继承传统,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这16个字就镌刻在民进中央机关一层大厅的屏风上。民进中央制定的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中,都在主要原则里明确规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我们始终客观发声。民进作为参政党,有别于党政部门,亦有别于一般的群团组织,履行职能工作具有地位超脱的特点,不易受到某些因素干扰,不为某个区域的利益服务,也不为部门的利益所限制,体现“立会为公”的宗旨。民进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长江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持续就相关问题向中共中央报送书面建议15份,并在2007年创办了长江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后更名为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2025年规范论坛活动后调整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1993年,在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18位民进会员联名提交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亟待上马案》,后经民进持续多年的呼吁,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至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工程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惠及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民进还长期关注国家治沙事业,从2007年开始关注并呼吁开展石羊河流域和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问题,经过十年重点治理,石羊河流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民进客观发声的生动实践。我们始终为民发声。民进在履行参政党职能行动上,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参政为民”和民主党派地位超脱、建言渠道有制度保障的特点结合起来,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掌握基层实情,反映一线声音。1980年,民进在协助中共和政府有关部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地方组织也对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进行走访和调查,累计达1万余人次,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1982年,向中共中央书记处呈送了《民进中央关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继续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几点建议》。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叶圣陶提出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倡议,谢冰心批评政府部门不认真解决教师待遇低、生活有困难的问题;周建人公开揭露毒打侮辱女教师严重事件;雷洁琼和民进中央九位副主席一起在《光明日报》发表《我们呼吁》,使新的王府井新华书店在书店原址附近建造,且面积大幅度增加等等。
  我们始终坚持集智聚力、求真务实。集智聚力是民进会章的要求,也是民进长期的实践追求。1998年5月在安徽合肥召开的民进全国议政调研工作交流会上,将参政议政工作提到“民主党派命脉”的高度,全会的参政议政意识进一步增强。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民进中央高度重视长江水患防治问题,成为民进参政议政的一个切入点,并联合长江沿岸各省级组织开展调查研究。1999年1月,在武汉召开“民进长江中上游水患综合治理座谈会”,座谈会形成的成果又发至长江沿线的民进组织征询意见,这样对一个专题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全面研讨在民进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次探索,也为民进在今后的参政议政工作中“聚众智、汇合力”积累了有益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懈奋斗的目标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民进举全会之力,奋力书写参政议政华章。在中央统战部举办的2006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民进有15个先进集体和5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2011年民进共有5项建言成果受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建言献策优秀成果的表彰;在2021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大会上,民进有10件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受到表彰,占表彰总数的五分之一。目前,民进在加强上下联动、深化对外合作、发挥机构作用、推进平台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多务实的做法,形成了有效的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忆往昔,八十载沧桑巨变;瞻前路,宏伟蓝图引人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民进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建设、强化作风、奋发有为、展现形象,以新气象、新提高、新作为,向民进80周年献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为民进中央副主席何志敏在庆祝民进成立80周年参政议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5年8期)

  


      作者:民进中央副主席 何志敏

Copyright © 2025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主》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7号 邮编:100125
电话:010-64604967 传真:010-64627064 E-mail:minzhuz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