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教育是民进的主要界别之一,民进现有20余万会员中56%来自教育界。民进成立80周年来,一代代民进人满怀热情、不断奉献,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足迹。民进中央马叙伦主席曾任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部长和高等教育部部长,周建人主席曾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主席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雷洁琼主席是著名教育家、教授。民进中央原委员黄钰生曾率领联大步行团入滇并担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首任院长,从民进前辈林汉达、吴贻芳、严景耀、李平心、刘大杰、车向忱、周世钊、何炳麟、俞子夷、李楚材、杨石先、段力佩、赵宪初、王企贤、霍懋征等著名教育家,到一批又一批特级教师、教育名师、模范教师和知名校长,广大教育界会员始终爱岗敬业,胸怀大局,双岗建功,在教育岗位上倾力奉献,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实践和教材建设,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民进工作中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多党合作事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赢得了广泛赞誉。
  民进始终以服务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心系教育,情系师生,持续推动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积极为确定教师节、建立教育法律法规建言献策。1981年,在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叶圣陶、雷洁琼等17位全国政协委员中的民进会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的提案,首次呼吁恢复设立教师节。叶圣陶先生还建议将教师节日期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1983年,19位全国政协委员中的民进会员再次联名提交关于“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的提案,强调教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作用,这些提案都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5 年教师节确定以来,民进中央每年开展庆祝活动。从2007年开始,正式举办“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将庆祝教师节与履行参政党职能有机结合,围绕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议题建言献策,近年来,就加强西部师范院校建设、推动教师应对新技术变革、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加快建设强师队伍适应人口发展趋势、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等问题,集思广益,深入研讨,取得了一系列建议、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议政成果,为教育领域参政议政发挥了重要平台作用。2023 年起,民进中央开展“叶圣陶教师奖”的评选表彰活动,褒奖民进会员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和优秀事迹,表达对长期扎根教育一线、默默奉献的教师们的崇高敬意,助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教师肩负着崇高使命,担负着繁重任务,面临着更高要求。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和管理模式。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数字化等重要论述,积极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围绕论坛主题议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守正创新,充分发表意见,深入交流研讨,积极建言献策,以科技创新促进教育能力,提升教育质量,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强支撑。
  年年桃李,岁岁芬芳,教育是阳光普照、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事业。民进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履职尽责,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教育界民进会员不忘初心,担当作为,作出更大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为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在庆祝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暨2025·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本刊略有删节)
  (202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