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  我身边的先进  >  各地先进会员风采  >  上海

“点土成金”的企业家和发明家

民进会员、上海港湾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士龙事迹

发布时间:2015-09-22  来源:民进上海市委会

放大

缩小

徐士龙

  他是一个长期与烂泥、淤泥打交道的人,他更是一个变烂泥、淤泥为宝的神奇“魔术师”。民进杨浦区委会员、上海港湾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士龙被誉为被誉为“土建行业袁隆平”。他凭借自身的坚韧意志和创新精神,书写了一部从自学成才到拥有八项国家专利的民间发明家、从白手起家到拥有亿万资产并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企业家的人生传奇,展现出一条依靠自身努力和科技创新叩开事业大门、实现人生梦想的精彩成功之路。

  创业艰难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上面要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其地基的加固处理尤为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特别是软地基的加固处理,历来就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想一想,要把原本是一片沼泽地甚至是围海造田的淤泥滩变成可以铺路搭桥、造房建楼的硬地基,对普通人而言本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而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软地基加固传统工法不仅工期长,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水泥、石灰石等材料,施工成本较高,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建设的需求,急需改进和创新。早在十几年前,徐士龙就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1997年,在江苏省江阴市政府工作了3年的他,被任命为江阴市港口开发公司总经理。作为一名从事软地基加固处理相关业务的国企老总,他对传统加固技术的落后与局限性有着切身的体会,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一行业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和其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于是,在时光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他毅然扔掉了那个在许多人眼里可谓梦寐以求的“金饭碗”,义无反顾地“下海”了。

  而实际上,那时的徐士龙,除了有一张大专文凭和为数不多的一点积蓄,剩下的就只有满腔的豪情和坚强的毅力了。创业远比他想象的要艰苦的多,一无经费、二无场地、三无设备,人员也只有他和合作伙伴两个人。要想创业,而且是科研创业,谈何容易!可是更大的困难接踵而至。手里的那点“家底”很快用光了,他们不得不向亲友们借债。而新技术的研发似乎就是一个无底洞,一百万填进去了,没有声音,两百万填进去了,还是没有声音……一年下来,不仅研发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他们还欠下了五百多万元的外债。合作伙伴感到无望和难以承受了,选择退出,只剩下徐士龙一个人。

  他一样深感压力,但是他相信自己的方向没有错,仍然坚持着,没有退缩。他以工棚为研究室,以工地为试验场,继续锲而不舍地苦苦探求着。他不仅翻遍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还走访了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历尽千辛万苦,尝遍酸甜苦辣,“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过600多个日夜的艰苦努力,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终于“柳暗花明”,研发成功了快速“高真空击密法”的软地基加固处理新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他通过不懈努力,先后获得了八项专利,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民间发明家。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