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夏天的蝉鸣蛙叫,教师节迈着坚毅的步伐踏入了风景如画的校园。在这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9日,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广大师生们共度佳节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并就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做出了重点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教师首先要具备坚强的政治信念,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言传身教是任何现代技术都无法取代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能敬语“授业”、“解惑”,也要以“传道”为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的教师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引导学生把握好的人生方向;要扎实学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资之深,则取之左逢源。学生往往可以原谅严厉刻板的老师,但不能原谅学识浅薄的老师;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命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滋润学生们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健康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作为技工学校一名教师的我感慨万千,从中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启发。我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距离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恰如指路明灯,为我的教师生涯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使我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拼搏、不断进取,避免出现迷茫无助、徘徊不前等不良情况。正所谓,当头棒喝使人警。首先,我意识到,好老师一定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老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是要教育他们追求真、善、美。我们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们要胸怀祖国和民族,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无国界,但教育者有他自己的祖国!只有真正爱国的人才配谈教育!
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常在心中自问,“什么样的教师称得上好教师”。要谈论什么是“好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该做什么。
唐朝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教师必须教人道理,解人疑惑。《礼记》曰:“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乃知,教师不光要授人以知识,还必须教人以做人。总而言之,教师就该既身怀传承文明的使命,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能肩负起社会责任,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师培养出的人要能很好地从事社会生产与生活。而能圆满地完成上述教书育人的使命,在修身、治学、从教乃至生活各处都能身体力行此使命的教师,我觉得即可称之为“好教师”。做个教师容易,做个好教师不易;坐而论道谈论好教师容易,真正放在身上手边去做就更不容易了。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任何工作都需要敬业,教师尤其如此。好教师须爱教,一个好教师一定是敬业的教师,教师教好书必须有热情。一个教师若是光为柴米油盐走上讲台,那必定是匠气多灵气少,应付了事多踏实耕耘少。此辈只能被称作“教书匠”,难当一个“经师”字。
好教师对教育的热爱源自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崇仰。教师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使者,是铸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苏格拉底也提出,“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产婆’”,好教师不止是传授知识,传播真理,还要带领学生探索新知,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习惯与精神。
好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表现在对学生的挚爱上。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对学生的爱心。一句冷语对教师来说,只是一时的不悦,对学生却可能是一生的阴影;一句鼓励或许只是教的师一刻的欣喜,却会给学生带来长久的兴奋与欢喜。爱学生不等于无条件的赞赏鼓励,那是溺爱纵容。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严格要求下的倾心爱护、衷心赞赏。
好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表现在对教学事业的孜孜探求上。在好教师眼里,教职决不仅仅是赖以谋生的“饭碗”,还是可以奋斗一生的“阵地”,可以奔跑一世的“征程”。好教师心目中最好的教案往往在酝酿中,最好的课往往是下一堂。好教师心中的最大骄傲必定是出色的学生。
一个教师抱着传道授业的一腔热忱却不懂得传道之法、解惑之道,结果也只能是讲台上言者昏昏,课堂里听者茫茫。好教师在敬业爱教之余,还必须善教,懂得教育的道理、方法,并努力施行。
善教的老师明白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中能以身作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传授学生的,自己要先弄明白;要教导学生做的,自己要先做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行为的模范。教师的威信来自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一次失范,足以毁灭他此前的全部教育成果。
善教的教师不但能授之以鱼,还会授之以渔。苏格拉底提出,教师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既获得新知识,又学到如何获得知识的本领。因此,善教的教师不仅重视学生一时的知识得失,更注重学生一生求知探索能力的培养。
善教的教师善于研究学生。他们乐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们能勤于换位思考,努力去理解学生。他们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知道哪些内容必须讲授,哪些内容可舍去,不会象掉书袋般一股脑将知识倒给学生;知道各个学生该如何要求,如何教育,如何评价,决不会用一根“尺子”量人。好教师可以是领航员,但决不能占据水手的位置。好教师培养的是能独立,善创造的现代人而不是只会听从指挥,重复前人的傀儡。
善教的老师不仅授之以知,还能教之为人。只会教书,不顾育人的教师绝对称不上“好教师”。《烈子·汤问》记载了一个故事。神箭手飞卫教纪昌射箭,飞卫教之得法,“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好在飞卫抵挡住了袭击,并感动了纪昌,“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撇开感人的大团圆结局,我更在意纪昌学成后露出的“狼子野心”,如不是师父技高一筹,后果可想而知,且品性不端者技艺越高,危害越大。所以,善教的教师必定注重学生的品行为人,甚至更重于学识技能。好教师关心学生整体生命的成长甚于一时学识的得失。好教师不止重视成绩册上数字的攀升,更在意学生潜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好教师应该是好学的。我们要求学生不断学习,自身就先要热爱学习。
好教师的好学精神表现在他能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当今时代发展迅速,思想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如不加强学习,积极自我更新,拿什么来教学生?
好教师的好学精神还表现在他能随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耻于下问,不耻于承认短处,纠正错误。信息时代的师生之间很难再严格区分谁为老师,谁是学生,很多领域,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学生会超越老师。这是好事,不必介怀。对于偶尔在学生面前露出的“短”,好教师能坦然面对,与学生欣然交流——教师谁不希望“青胜于蓝”呢?
好教师的好学精神还在于他不仅致力于教育事业,而且热衷于探索其他广阔的领域。把全部生活局限于讲台书桌的教师大概不容易成为好教师。好教师往往有自己个人的一片兴趣天地——不必强求与职业相关。他们往往能全力工作,全面发展,精彩生活。
好教师该是善学的。我们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自身就先要善于学习。善学者才能善教。
好教师的善学在于能广泛寻找学习的土壤。他们眼界是开阔的,可以向前人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甚至向失败过的自己学。他们善于从生活中广泛汲取学习的养料。他们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在学习。站在高处的雄鹰必然能孕育翱翔天空的族群。
好教师的善学又在于能从教育者的角度来探索学习的奥秘,能将自己的学习所得注入到教育事业中。他们无时无处不学,就必让学生明白生活即学习的道理;他们循序渐进,就必教学生如何由浅入深;他们厚积薄发,就必使学生领会积少成多的意义。好教师的善学自然会在学生中领出一股善学之风。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说了一句话“学生就是我们的太阳,是他们让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光辉,”赢得了现场的掌声。那一刻,在我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成为了一项事业。和学生们相处的时光,让我体会到了工作带来的价值感和愉悦感。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但不一定拥有自己的事业,职业仅仅是一个谋生工具,而事业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职业与事业,两个词虽一字之差,背后实则天壤之别。很多时候,作为一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我们的感受是幸福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青少年,他们有朝气、有活力,你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真心帮助他们,做他们的人生导师,引领他们成长,他们也会真心感激你、尊敬你、爱戴你,让你真切地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人的一生,如果总为自己活着,是有些苍白的,我们应该尝试为他人做一些事情,给自己的生命润润色。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我们的职业,而应该成为我们的事业。作为一名园丁,应该要有喜爱这份工作的兴趣,要爱生如子。换句话说,可以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或者朋友。学生逃课了,要找他聊聊是怎么回事,是沉迷于游戏还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对?学生情感出问题了,要找他疏导心理;学生宿舍产生矛盾了,要找他们聊天,共同探讨和谐共处的方法;学生半夜打电话说身体不舒服,要陪同他一同去医院……有人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培养这种“神“的能力。一个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可能是万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意味着百分之百。对于我们来说,爱学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付出,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爱他们;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品德,能以身作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广博学识,真正帮助他们成长。
教师价值是什么?教师的价值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我的价值体现就是十几年来在华县技工学校教书育人的点滴之间:去年教师节那天,刚走进办公室,忽然发现里面早已等候着一大帮可爱的学生,拿着他们制作的卡通画,集体对我们说:“老师,节日快乐!”;当半夜睡眼朦胧的起来陪伴生病的学生在医院,他们悄悄地在耳边说句:“老师,辛苦您了!”;当毕业季来临的这天,同学们簇拥我们争相合影,依依不舍地道别:“老师,感谢您!”……这些都是学生对我们最纯净最无私最信赖最尊敬最爱戴最不掺杂质的爱;老师的价值还在于各种节日被学生祝福的短信持续轰炸,那种不断滴滴涌进来的短信告诉你,这就是幸福的声音,这就是“四有”好老师的价值所在!这就是让众多其他职业的人羡慕嫉妒恨的价值。
对我的这份职业,也多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不是太阳,但要让我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心中温暖;我不是月亮,但我要让孩子们心中闪耀着美德的星光!大爱无声,大象无形,真想大声对每一个学生喊:我拿什么奉献给你啊,我的孩子们?我只有一腔热血,只有滚烫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