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与书店结缘,源于我对书本的热爱。
我自小嗜书如命,对书籍的渴求可想而知。
小时候手中并没有什么书,一则家境贫寒,无钱买凌驾于填饱肚子这个基本需求之上的物品;再者,那是个文化匮乏的年代,特别是在农村,除了手中的课本,能够用来阅读的书籍更是稀有之物。所以,那时候,谁手中若有一本好书,那就是可以在伙伴们面前骄傲的资本。
好在后来父亲当了老师,我也就慢慢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家境也慢慢好起来,等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已经可以攒下寥寥可数的零花钱去买一些小人书,或者自己喜爱的文学类书籍了。但对于正处于求知若渴的年龄的自己,那些书都读烂了,也不能让自己停住寻书的脚步。
父亲对我们在学业上要求并不严格。他的教育方法很特殊,就是让我们读大量的书籍。我还记得,他让我背唐诗宋词,以及给我介绍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笑面人》《九三年》这些经典时眼中的光彩。或许从那时起,书籍就成为了我终生的伴侣。
我到处搜罗各种书籍,用玩具和小伙伴换,捡蝉蜕换零钱买,但始终不能如意。
是书店给了我一个惊喜。
那年在外求学,学校里有图书馆,但是所藏不多,且很多都是多年的馆藏,远远满足不了我这个“书痴”的需求。不过和家里的书相比,已经让我很幸福了。我想尽办法,争取做学生图书管理员,这样,在做完工作时,我就可以安安静静的躲在书架后看我喜欢的书籍。那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
有个周末,一个同样爱书的朋友带我去了当地的新华书店。
那是我第一次去书店,口袋里装着每月省吃俭用攒下的十几块钱,对我来说,那是一笔巨款,因为每月我的生活费也就几十块钱。那种心情是无法描述的,好像自己马上就会成为拥有万卷诗书的藏书家,那是一个爱书人心底的最大的渴望和秘密。
回想起来,此刻我依旧能记得初进书店时的震撼,仿佛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宝库之中,那一刻,我的眼中肯定是光芒四射的。我一下子扑到了书架旁,恨不得把所有书抱到自己怀里。抽出这本,放下那本,反复挑选,最后怀中还是抱了一堆书。算算价钱,我那点可怜的小钱远远不够,必须要忍痛割爱。最终,选了三本书,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唐诗宋词》,还有一本《简爱》。在柜台交上了钱,还念念不忘那些无奈放回书架的书,忍不住又折回去,倚在书架上,翻看起那些书来。朋友催促了好几次,就是不舍得走,直到书店下班的时间,才恋恋不舍地回去。此事传到了同伴们的耳朵里,我“书痴”的外号便越加响亮了。
自此,我的少女时代便彻底与新华书店结了缘,大多数的空闲时间都在书店中度过。大多时候,是坐在书店的某个角落,贪婪地翻看自己感兴趣的书,一边看,还要偷偷地注意店员脸上有没有露出对自己厌烦的表情。好在,那个店里的店员都非常好,容忍了我这种揩油的做法,让一个囊中羞涩但嗜书如命的小姑娘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直到现在,我心中依旧存有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看得多了,觉得有些书还是需要自己拥有,以便日后反复揣摩。于是便也省吃俭用地积攒更多的钱去换回自己的精神食粮。渐渐地,藏书越来越多,枕头边,床底的纸箱里,满满都是。有些都被我翻看得破旧不堪,却还是珍惜着。现在想起来,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后来毕业,上班,结婚,生子,生活越来越忙,心情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安静执着,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太过于繁忙显得有些浮躁。很多爱好都放下了,但是读书这个习惯却坚持了下来。家里藏书经年积累已经不少,但还是喜欢去书店淘书。每当捻着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页,心便会慢慢平静下来。这是我心灵的一个栖所,唯有在这里,心境才会慢慢沉淀下来。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所有的,只有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和一颗颗求知的心。倚在书架上,或者盘腿坐在书架间的空地上,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那么宁静。那幅画面,怕是世上最美好的场景之一吧!
有一个画面,是久久在脑海中盘旋的。有次靠在书架上翻看新书,不经意间看见不远处的书架空隙中坐着一个拾荒的男子,大约40多岁。衣服破旧却很干净,旁边是一个大的蛇皮袋子。他一动不动地坐着,聚精会神地看着手里的书。看不清书的内容,但那种专注,以及旁边其他看书人的从容,却不觉间触动了我的心。在这里,所有的灵魂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只是爱书人。
回到家,情绪依旧不能平复,忍不住写了这首《书店里的拾荒者》 :
《书店里的拾荒者》
第一次,走进这个所谓的
阳春白雪的地方
衣褶里的酸臭味
在斜视和躲避里 局促不安
捡一个角落,卸下破旧的行囊
也暂时卸下昨夜的忧伤
看惯旧纸壳酒瓶子的浑浊的眼球
还不习惯
和你们平视相同的书架
在垃圾堆里穿梭过的双腿
蹲成 安静的图腾
我知道 蓬乱的头发,编织袋,脏球鞋
是如此突兀的存在
苦难 隔离了或缤纷或优雅的生活
而此刻 我们都在席地而坐
这才是天堂的模样
在书中,我们都是尊贵的帝王
走出这里 我们将分道扬镳
你淹没在香车宝马,柴米油盐
我继续衣衫褴褛的流浪
可那又怎样
明天,我们又将在阅读中
重逢理想与信仰
是啊,这才是天堂的模样,在书店里,我们都是尊贵的帝王。我想,哪怕白发苍苍,我也会在书店里继续演绎我人生的优雅。
(作者系青岛民进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星星》《散文诗》等国内外上百种报刊杂志,并被收入多本重要文集,获得多个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