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少纳言在《枕草子》第一段《四时的情趣》起首写道:“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这情趣我颇有同感。
凌晨五点多起床,先读十几页书,再往单位走。春天的破晓分外好看,除了天光霞影,沿途的花草树木也清爽醒心。
有一次,带着从狮城来省亲的小外甥走在花木扶疏的小径上。两岁多的小外甥说:“花睡醒了,就开了。”是啊,看那些像孩子脸庞一样睡醒的花,掩映在绚丽的霞光里,惹人怜惜喜爱。
寂静的黎明,透着霞霓的花叶,娇红嫩绿,是尘嚣光浪的白天绝难一见的,如果挂着花露,就更是莹然绝尘了。
此刻的树干半明半暗,像是一半在梦里一半在苏醒。远远近近的垂柳枝干绿如翠玉。一丛一丛低矮的红荆条像珊瑚玛瑙般鲜亮。还有些树的枝条色泽娇黄,像新染出来的,惹人质疑。有一位少女竟然走上前去抚摩着嫩黄的细枝,发出“莫非是漆染的?”疑问。
正如清少纳言所说:“桃花这时初开,还有杨柳,都很有意思,自不待言。又有柳芽初生,像是做茧似的,很有趣。”何止柳芽,杨树萌发的花须也像是做茧似的。柳芽杨须一小一大,一绿一红,各自成趣。“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早晨茧也似的柳芽杨须在晨光中毛茸茸的轮廓,幻化出着青春的朦胧,透露着青春的气息,生机焕发。此时的故乡该是如商周时箕子《麦秀歌》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大片的麦田绿得暖心。上古《四民月令引农语》:“三月昏,参星夕。兴华盛,桑叶白。”说的也是这个时节的景象。晋代张翰的诗句:“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用于咏叹远近泛绿的槐柳、连绵金黄的连翘恰当而贴切。
清晨,蝴蝶还在沉睡,麻雀早早醒来啁啾鸣唱,布谷鸟在树丛深处沉郁有力地呼唤着,邻居家的几只灰鸽子在高空悠然翱翔。让人不由得想起汉代《翠鸟》中的诗句:“庭辄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容形。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南齐诗人谢朓诗句:“春心澹容与,挟弋步中林,朝光映红萼,微风吹好音。”形容眼前的风物也惬意入理。
仰望清冷澄澈的天空,月牙高悬,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同辉的景象让人心生感慨。晋代张华的诗句:“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写得也好,诗中的晨月纯净唯美。
微风拂过,树梢偃扬,葳蕤起伏,纷红骇绿,花香翕忽,韵动花木,自有一番清趣。
凌晨,人少车快。坐在公交车上,沿途的花木像彩色的云朵一闪一闪地掠过,平添了几许朦胧之美。朝阳的橙红橘黄穿过树木投射过来,给人温暖振奋的力量。
早起、早行,才不辜负春天早晨妙曼的馈赠。如《古诗源》卷一“古逸”之《击壤歌》所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不亦乐乎。
作者:刘朝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