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在民进这个温馨、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从陌生到相知,从懵懂到成熟,从耕耘到收获,民进见证了我的成长。这段人生历程,已化作我心中永恒的印记。民进点燃了我心中信仰的那盏灯。这盏灯照亮了我对民进的一片深情,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永久闪耀着光芒。
成为民进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或受同事的影响,或因亲友的感染,或被老一辈民进人的精神所打动。作为民进的一分子,我与民进也自然有着某种精神上的渊源。双脚未跨进民进的大门之前,我曾经是一个灵魂的流浪者,思想常常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松散而又慵懒地生活着,对于未来,既谈不上有多少打算,更说不上有什么追求。正当我彷徨的时候,有幸结识了几位民进会员,他们学问深厚,治学严谨,成就颇高。然而,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丝毫的卖弄和浮躁,有的只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胸怀,就是这样一种淡泊的人生境界深深地打动了我。
随着对于民进的深入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冰心先生、赵朴初先生等都是民进会员,同时也了解到民进创始人马叙伦先生、王绍鏊先生,以及叶圣陶、周建人等民进领导人的革命故事、伟大功绩。此外,我了解到了民进“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知道了民进为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与我息息相关的法律的出台作出了贡献,也为教师节的设立作出过重要贡献。民进会史了解得越深,入会的期盼就越强烈。为了鞭策自己不断进取,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我郑重地向组织递交了入会申请书。等待是漫长而又煎熬的,但也是值得的,2020年,我正式成为民进大家庭中的一员。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做学问的三境界。细细想来,不仅做学问如此,我对民进精神的感悟,对民进与祖国情愫的理解也是如此。从最初的青涩、迷茫,到后来的探索、积累,再到现在的沉淀、升华,我的点滴进步无一不是与民进、与祖国砥砺前行、同频共振的结晶。
在这三年里,我学习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对民进的感动常常萦绕着心头。实质上,民进给我的感动,就是精神。如果说民进精神是民进这棵大树的内核,那我就是民进的一片绿叶,在民进精神感召下成长。细细说来,这又是一个生根发芽抽穗的过程。2021年,我加入了民进岳阳楼区教育局支部,认识了一批优秀的民进人。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梅磊主委,有工作认真、尽职尽责的刘萍股长,有工作严谨、和我们打成一片的周彬校长……在这里,我们和谐相处,密切配合,一起成长和进步,一起收获丰硕的果实。
入会以来,我参加了民进岳阳市委会和教育局支部组织的诸项学习活动。专职副主委汪扬讲授的《中国政党制度》指出了多党合作的历史必然性和取得的丰功伟绩。秘书长葛伟武以《岳阳民进会史会务概要》为题,介绍了岳阳民进的机构构成、历史传承,以及市委会宣传思想、参政议政、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一次次深入的学习、一张张震撼的图片、一件件历史的见证,让我深刻领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进历经风雨沧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我开始坚信,保持政治初心,就是民进人的底色。一个团结向上、履职有为的民进,才能成为党的好帮手,才能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这也让我深感作为一个民主党派人士的荣光和责任。
与优秀者同行,则走得更远;与奋进者同行,则走得更快!从加入民进的那一刻起,我便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民进会员,决不能因为教学领域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目光短浅,止步不前。所以,凡是民进组织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性和纪律性。2021年5月,受支部委派,我参加了岳阳楼区“我心向党,百年辉煌”合唱比赛,获得二等奖。2021年10月,我参加了民进会员座谈会,发言稿被岳阳民进采用。2021年8月,我参加的课题《小学感恩教育长效性研究》被湖南省教育学会评为省级一等奖。12月,在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集体备课大赛中荣获省二等奖。2022年12月,集体备课再次荣获省三等奖。2022年,民进岳阳市委会围绕书香民进特意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好书共赏。我撰写的《山外——教育的力量》被岳阳民进采用。2022年9月,我撰写的《孩子们的“肩膀”轻了,老师们的“眉头”松了》被岳阳晚报“我看岳阳新变化”栏目采用。2022年底,我被民进岳阳市委会评为优秀会员。
谢谢你,民进!你永远是我心中最亮的灯塔,为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你永远是我心中冬天的暖阳,让我对生命充满希望!
(作者系民进岳阳市岳阳楼区教育局支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