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年之际,我收到江苏省作协会员、民进盐城市委会副主委韦国的赠书散文集《游来游去的鱼》,该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字。
我带着好奇心开始阅读《游来游去的鱼》:为何用“游来游去的鱼”作为书名?原来书中所写的生活与故事,诠释了人要举得起放得下,才是自由的道理。做一件事,要学习、观察、坚持,才能有所得。正如出一本书要花一两年,而写作初期的日积月累需要数年。但是因为热爱,利用休息时间坚持写,终会有收获。一个人面对挑战,依然执着追求,不被困难阻挡,才能做到在生活中、心灵里像游来游去的鱼。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掩卷思索,感觉字里行间充满阳光激情,文字载着灵魂飞舞。
作为叙事性非虚构文字,它是一种有“我”的写作方式。正是有“我”,体现了作品独特性和个人风格。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韦国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他说,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如骑山地车,他认真练,终于熟练骑行;对于写作,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了省作协会员。他写的《飞鸟与射手》被选为北京某初级中学课外阅读书籍之一。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前行,物景常新。韦国抒写每日发现新的生活与人物故事。
书中的故事画面感极强。韦国凭着执着的毅力和对生活的激情,捕捉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讲述他所关注、热爱的人与事。如写故乡斗龙港、荷兰花海,写乡情、亲情,房前屋后的炊烟、树木,将读者带入生活的真实情景之中。
本书真实记录生活。韦国坦率真诚待人待事,如对话砍树爷爷,婉言相劝。写勤奋好学的姐姐、自强不息的弟弟、独立成长的女儿,以及人物人生的经历。写亲情,每一天都是限量版。在流逝的时间里,过好每一天,拥有好心态,才能让往后的日子无悔。
如韦国姐姐无意从别人那里得知韦国的烦心事,装着轻松地说她没有那么担心,实际上几天时间里瘦了三四斤。韦国忍不住流下眼泪,在心里说:“姐姐,我同样爱你!以后,不会再给你这么快速减肥的机会了。”此处无声胜有声。
韦国以独特的视角挖掘生活,活出真境界。他写所遇到的人,都愿他们积极生活,向上向好。写平凡人的苦乐年华,对生活充满感恩。如在《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中写道:“努力当好‘店小二’。”
在《一问三不知的小可爱》中,写遇到单独一人在外的小孩,他便陪小孩在原地等待家人。他便想到自己的责任,家长、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努力,以此来保障孩子的安全。
《又吃冷蒸》勾起我的乡愁。我小时候也吃过冷蒸。写到小满之后,麦子渐渐成熟,青青的麦仁在大铁锅中炒熟之后,就可以充饥当饭吃。冷蒸散发着清香。韦国从清代诗人范捷《咏冷蒸》诗,写到自己少年时代吃冷蒸的故事,写到曾经从荒年“充饥必备”到现今被江苏以及更多地方市民推崇的“生态粗粮”。
他热爱家乡热土。家乡的过去与今天的发展、家乡的人与事,是他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从字里行间我了解到,他关心农民、关心乡村振兴。他从事农村工作多年,把农民致富问题铭刻于心。当记者面对提问,他如数家珍,抛出具体数据。记者认为他的建议有“干货”。
读着《双向奔赴》,我感觉韦国在激励自己的同时也激励读者,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让生命成为一场真正的旅行,抓住每一个当下,相信努力的意义,追求生命的真谛。
韦国从抒写热爱的人与事中铸造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精神升华至更高的境界。韦国的文字都是从“心”出发,与灵魂共舞。祝愿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韦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民进盐城市委副主委。已出版《故乡的滋味》《飞鸟与射手》《游来游去的鱼》等文集。应飞,江苏省作协会员、盐城民进会员,作品多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