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嗣英接受中国文联奖章
谭嗣英(1933——),北京人,1978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会内职务:70年代后起历任民进北京市委委员、常委、文艺工作委员会主任、社会服务部主任、民进中央学委会委员、文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海外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
谭嗣英同志1949年参加革命,毕业于华北大学(现人民大学)文艺学院艺术系。后任华大文工团演员,师从舞蹈大师戴爱莲、吴晓邦,参加新中国建国前文代会“边疆民间舞蹈介绍”的演出。为新政协及迎接新中国建立而创作的《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的演出。同年11月,加入中央戏剧学院、向苏联专家索可尔斯基、芭兰诺娃、伊者夫斯基学习芭蕾舞,并同时学习中国的传统艺术,向侯永奎、白云生、刘玉芳、韩世昌、马祥麟等学习戏曲舞蹈,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同年创作演出《建设祖国大秧歌》、《欢庆腰鼓》、《中苏友谊舞》等。
1950年,参加由欧阳予倩编剧、戴爱莲等导演并领衔主演的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的演出,以此献给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在京召开,这是新中国首次承办的世界级会议。
1952年参加国家中央歌舞团的筹备工作,自建团后至1982年,先后担任过演员、教员、编导、舞美队长、舞台监督、团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在不同的岗位上都作出了突出的成绩:曾在波兰、罗马尼亚等国际大赛中夺得金奖、一等奖;曾为全国舞蹈骨干培训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带头人,成为各地舞蹈艺术的领军人物,荣获文化部教学改革创新奖;所编导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奖;身兼国家及外事重大演出的舞台监督。一次次圆满地完成演出任务,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多次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团、中国艺术团等外事演出,任演员、编导、舞台监督等工作,出色完成国际文化交流任务,先后出访过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为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文艺外交”的重大使命做出了贡献。出席了全国第三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成为中央直属院团的光荣代表。
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回京恢复原职——创作组编导,1978年担任舞美队长,由于工作中的突出成绩,1982年调中央文化部艺术局工作,任国内外大型演出专职舞台监督。当时,文革已过,一切都要步入正轨,外事活动频繁,从人大会堂、中南海怀仁堂到首都体育馆,无论多么复杂的演出场地,无论国内外任何大型演出团体,只要谭嗣英同志担任舞台监督,那就是一项放心工程,绝对圆满,出色完成任务,致使外国演出团体一次次翘起大拇指。
正因如此,当我们改革开放的特区,在创建文化工程之初,遇到了从所未遇到的困难时,中央文化部在接到深圳市政府请求派专家来协助时,便征得谭嗣英同志的意见,到深圳大剧院考察、提出意见、建议,深圳市政府也慧眼识珠,表示就要这位专家来协助、指导完成深圳大剧院的工程,1988年,谭嗣英同志来到深圳大剧院,负责大剧院舞台的专业技术设计、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1989年,全国首次有13个国家专业艺术团体参加的“深圳•珠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了,此次艺术盛会,文化部、深圳市十分重视,各组成组委会、文化部委任谭嗣英为艺术节艺术总监并执行舞台演出总监,全面负责艺术表演组织工作,经过谭嗣英同志与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深圳大剧院试运行十分成功,担任此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总监的谭嗣英也得到外国艺术团体一致好评。同年,谭嗣英同志受聘于深圳大剧院,担任副总经理兼剧场部经理,全面负责剧院业务工作,这又给谭嗣英同志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深圳大剧院是深圳市领导以超前的眼光,为特区建设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不用说80年代,即便是今天,他的舞台结构及机械设备功能也属国际先进水平,深圳大剧院使用十年后才建设上海大剧院,二十年后建立了国家大剧院,深圳大剧院是中国剧院建筑的里程碑。谭嗣英同志讲建设剧院容易,管理好剧院难,谭嗣英同志首抓大剧院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全面培训员工,明确岗位责任,明确职务目标,使剧院建成“两家”——观众之家、演员之家,让观众感到亲切,愿意走进剧院,让演员感到温暖,以到大剧院演出为荣。努力与国际剧院(团)接轨,这是剧院生存的生命线,让国内外优秀节目源源不断在剧院轮番上演。同时,谭嗣英还开创了以剧院命名的艺术节之先河,1992年以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之际,为宣传延安文艺精神,创办每年一届的大剧院艺术节,尽揽国际、国内知名院团,大家、名角纷纷登场,为深圳尽吹高雅艺术之风……20多年来,深圳大剧院已成为深圳市文化的一张名片,谭嗣英同志也已离休,但他却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心爱的艺术事业,2009年,当谭嗣英同志从中国文联接受文艺工作六十年的奖牌之际,他又被聘为深圳大剧院名誉院长,一如既往地为自己心中的艺术,为剧院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今年,剧院周围的环境起了变化,东面及北面15米左右,将原来的居住区改为四车道的市政道路,极大的影响了剧院的使用效果,为了保证剧院不受道路噪声的污染,根据“固体传声”的原理,,他据理力争,在剧院领导的支持下,终于为剧院争到了环境保护的措施,确保深圳市这一文化设施没有遭到毁坏。
谭嗣英同志在紧张、繁忙的本职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同时他牢记自己是民进会员,从入会那天起,30余年来,与民进组织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建言、献策,先后获得民进北京市委会、民进中央委员会及民进深圳市委会二十一次的“优秀会员、先进会员及通报奖”,离休后又六次被评为民进深圳市委“先进个人、优秀会员”证书及奖牌;2007年荣获民进广东省委“先进会员”荣誉证书。积极参政议政,他所做提案《对市委、市政府计划建设‘深圳歌剧院’问题的论证》,作为民进深圳市委的议案上交,得到了深圳市领导的极大重视,2005年5月26日李鸿忠同志亲自批示:此建议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言之有理,建议意珍同志(副书记)、市长、闫小培副市长、宣传部文化局、规划局等研究处理。
谭嗣英同志历年来社会活动摘要: 深圳市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基金审评委; 中国商务部文化设施与设备专业项目评审注册专家; <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馆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报刊杂志发表舞蹈评论,演出评论,舞台技术,国外文艺演出书评,舞台科技发展论述,统 战工作等文章百余篇. 中国剧场技术学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等八个国家级学会.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张政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