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凡到过江苏雨润集团南京总部的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其厂门前雨润路东头矗立的一座高炮立柱灯箱,上面赫然写着“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这座高炮立柱灯箱,犹如一面旗帜,向过往的人们展现出企业的良好形象,昭示着名列全国食品行业之首、赫赫有名的雨润集团16年创业发展的成功之路。而最早提出这一口号的、正是引领这面旗帜的旗手、江苏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16年来,正是他带领全体雨润人认真恪守、践诺这一理念,把一个员工只有几十人、资产不到300万元的小作坊发展成一家集食品、物流、旅游、百货和房地产五大产业于一体,员工5万人、下属分子公司100多家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诚信立企、铸就辉煌
1993年,年仅28岁的祝义材提出“以人为本、诚信立企”的创业思路,并在南京雨花台区一处偏远的村庄创立了雨润公司,从事肉食品加工。他认为,食品工业说到底是道德工业,良心是第一位的,食品安全是第一位的,做人做事,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企业再大再强也肯定走不远。16年来,他说到做到,坚守如一,不差毫厘。有两件小事可以窥见一斑。一是在雨润低温食品刚刚打入南京市场的时候,祝义材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制定了“诚信、毅力”四字方针:以毅力做事,就能广建营销网点,打开市场;以诚信做事,就能巩固所建立的网点,形成良好的口碑。一次,一家副食品的店主在结账时,多付了5万元钱,祝义材得知后亲自带着业务员上门退款。这事一时传为美谈。“有这样人品的老板,产品肯定错不了。”许多商店纷纷打来预付款要求进货。在诚信建网点的营销策略指引下,这种销售方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销售额从1993年的800万元一举跃升到1994年的2000多万元,雨润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知和喜爱。二是在雨润事业如日中天的21世纪第一个年头里,祝义材在一次车间常规巡检时发现,生产工人无意间将一枚小铁钉滑入粉碎机,与香料一起被磨成粉末混进原料当中。由于是流水线生产,这批原料很快通过各道环节变成成品,只要经过包装即可上市销售。当时有人建议,一枚小小的铁钉被磨成粉末后无色无味,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并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人们食用了也肯定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让这批产品上市销售无关大碍。祝义材却不主张这样,他觉得食品工业必须要讲人品、守信用,产品要能够问心无愧。他当机立断,下令将所有可能混入铁钉粉末的10多吨产品全部封存销毁,结果直接经济损失接近100万元。祝义材认为,这100万元花得值,所产生的教育意义非常有用,通过这一活生生的例子是让员工明白食品安全、守信的重要性,做食品来不得半点侥幸,雨润所挣的每一分钱都要心安理得。
对于诚信立企,祝义材不仅亲历亲为,而且还在创建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从而为建设现代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雨润集团有一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它是迄今为止在食品行业中内容最翔实,标准要求最高,操作性最强的行业管理手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头生猪从加工开始直到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为止,任何一个细节的安全管理都能在这本制度中找到答案。
诚信铸就品牌,品牌塑造形象。16年来,源于祝义材的以德治企、文化兴企理念,雨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蜚声中外的知名企业。自2000年起,集团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第十三批国家技术中心”、“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肉类行业卓越贡献企业”、“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中国十大慈善企业”和“中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08年,雨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70亿元,在低温肉制品行业中连续10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生猪屠宰产能突破1800万头,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排行榜上,雨润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65位,排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3位,排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位,排名中国肉食品加工业第1位。
十六年来,祝义材相继获得“中国品牌建设杰出企业家”、“中国十大诚信英才”、“中国肉类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奖”、“中国食品工业功勋企业家”等数不清的荣誉称号,并连续光荣当选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反哺社会、情系“三农”
祝义材是从农村大山里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年轻时候求学、创业的艰难经历,使他早早懂得感恩、回报的道理。他常说:“拥有金钱,并不一定代表富贵;拥有一颗爱心,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能够向需要援助的人及时伸出友爱的手,才算‘真富贵’。”“民营企业刚起步时是属于个人的,而‘枝繁叶茂’后则自然要回归为‘社会的企业’,个人只是个符号。企业最终的发展也必然要‘反哺社会,共创和谐’,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不少企业迫于压力不得不裁员减薪,而雨润则率先向社会做出承诺:企业不裁员不减薪,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失。同时通过扩大产能建设,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引进大量新员工。在2009年招收应届大学生过程中,招聘计划比去年增长25%,已签约的大学生超过了2000名,虽然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比去年增加1500万元,但薪资水平却不低于去年。
农民是最值得同情、关爱和帮助的群体。他们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默默无闻的贡献,在当今国家日益工业化、城市化的潮流下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伸出援助之手。正因为如此,祝义材对帮助农民兄弟脱贫致富饱含深情,深谋远虑。他在帮助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中提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落后地区,直接的物质援助,就是授之以鱼,可解一时之需,却不能根本改变落后面貌。而投资扶贫,为落后地区带来机会,提高当地经济活力,这就是授之以渔。这个“渔”既包括“捕鱼”的方法和工具,也包括“捕鱼”的意识和思想。
基于为农业发展、让农村繁荣、使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祝义材在用心经营企业,努力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不忘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和优势,陆续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投资建厂,其中不少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做到每投资一地,就会完善当地农业产业化服务,形成一种模式、一个格局和一个链条的“三农”服务体系。“一种模式”就是“公司+基地+农户”的专业经营模式;“一种格局”就是以保护价敞开收购生猪的订单农业生产格局;“一个链条”就是从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到销售,对农业实施全链条式的服务。并与之配套全面推进农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养殖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手段加大对基地农户养殖专业技术的指导和扶持力度,确保在产业基地设立农业星火扶贫学校,坚持为农户免费授课、免费送知识上门,提高整体养殖水平,真正落实科技兴农。
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雨润在当地兴建屠宰和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并在周边农村地区推行“111”工程:即每年投资200万元,选育良种种猪及防疫,帮助10万贫困农户养100万头猪、10万头牛。此举带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该地区农户年均增收近万元。2009年,雨润生猪屠宰产能将提高到2500万头,达产后,如果按平均每户5头猪的饲养量计算,可以直接带动约500万户农户增收,按每户3口人计算,就可以带动约1500万农民增收,增收总额接近75亿元。未来,雨润还将继续扩大产能,力争在2010年生猪屠宰产能将达到3000万头,成为全球第一,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
履行职责、爱心永恒
与祝义材近距离接触的人都能感觉到:他为人谦虚朴实、不事张扬;他穿着朴素、生活简单;他工作投入、刻苦勤奋。集团总部大楼保安和值班人员最清楚不过:他每天早上8点起上班,基本上工作到深夜,工作时间一般要达到16个小时左右,工作期间他吃的简单,基本上都是一二十元的工作、商务餐,一年365天,包括生病都在工作;他没时间购物,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他的孩子也穿着普通的衣服,拿着很少的零花钱,需要用钱时要写借条给他。辛苦的工作,朴素的生活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
作为连续两届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工商联副会长和南京市工商联主席的祝义材,还挤出相当一部分时间用来关注国计民生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服务社会,履行职责。他是做食品行业的,多年的从业经历使他对食品的安全尤为重视和关心。针对社会上食品事故频发,国家原有的《食品卫生法》已不适用,他一直在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尽快制定一部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的《食品安全法》而不懈努力,每年全国两会上,他都提交相关的议案。今年3月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他就6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首部《食品安全法》,结合雨润集团近十六年的从业实践和经验,从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检测体系和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积极的建议。从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相续提出了大量现实针对性强、富有创意、老百姓关心和需要的建议和议案,内容涉及食品安全、重视“三农”、扶持民营、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等多方面,充分发挥了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祝义材的另一头衔是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支教助学、回报社会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