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风采 >> 本周人物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我愿为‘文化之树’枝繁叶茂多浇水培土”
——记民进陕西省委主委、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


刘宽忍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埙乐专场音乐会

  他7岁学习音乐。从中国第一位民族管乐器硕士学位获得者,到中国埙文化学会会长、埙文化领域顶尖级专家、领军人物和掌门人。他精通多种民族乐器,民族器乐深深地融入他的血脉。

  他钟情于埙20多年。从拓展埙的音域、演奏技法,到创作埙曲作品、著书立说,被誉为“华夏埙乐第一人”。

  他从政13载。身为一名文化官员,他不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怀着继承与振兴传统文化的信念,始终勤勉工作,在陕西文化强省的征程上留下了闪光足迹。

  他就是现任民进陕西省委主委、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联副主席、省政协常委的刘宽忍同志,一位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七千年的声音响彻国家大剧院

  2011年12月5日夜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国家大剧院承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土韵——刘宽忍埙乐专场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容纳2017名观众的音乐厅座无虚席。从政多年极少登上舞台的刘宽忍手执古老的民族乐器埙,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他培养的中国第一支专业埙乐团、以及多位顶尖级专家的协奏、伴奏下站在了舞台中央。这是一场千年绝响的音乐盛宴,它既蕴含着中国西部三秦大地厚重浓郁的古风土韵,又飞扬着西方古典音乐恢宏华美的辉煌构架,随着一曲曲幽深古朴、时尚华美的埙乐在国家大剧院上空的久久回响,把观众带入了千年古埙与现代人的心灵对话奇妙境界,让所有在座的人为之震撼,为之动容,为之喝彩!

  埙,一种由陶土烧制而成的古老乐器,已有7000年的历史。商周以来,埙在宫廷雅乐、祭祀音乐中被广泛使用,同时也流行于民间。悠久的历史,高贵的身份,庶民的喜爱,以及浑厚、深沉、哀怨、凄婉的音乐品质,使其独步于中国民族器乐之林。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埙出土于西安的半坡遗址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 

  埙的声音,被人称为,能唤起灵魂深处的回音,穿越远古的声音。聆听埙乐仿佛聆听天籁之音,可以让人心灵净化、心态平和。埙的音色,质朴幽怨,在日益繁复和花巧的乐器发展过程中,埙独守着一份自然和朴实。守拙抱朴,刚柔必中”是埙乐的特性,也是刘宽忍性格和为人所在。20多年来,他脚踏实际,从不张扬,一直默默致力于对埙乐艺术的发掘、整理和普及,将传统的六孔埙改造为十孔埙,拓展了埙的音域;将二胡揉弦的技法和古琴演奏的淡定沉稳融于埙的演奏中,使音乐表现更为细腻、从容和富有韵味。他创作的《风竹》《秦吟》《子夜吴歌》《满庭芳》等,是当代埙曲的重要作品;他撰写的《埙演奏法》、《刘宽忍演奏的埙曲十七首》,都是民族器乐的重要著述,也是埙乐的权威著作。

  “埙让我感受了人生的真谛,体味了艺术的精髓,”刘宽忍说。无论是任省文化厅副厅长,还是在文化部担任艺术司副司长,工作再繁忙,但他对音乐、对埙乐特殊情结他从没有放弃。

  刘宽忍是陕西蒲城人,7岁开始随父亲学习二胡,1977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笛子专业,1983年升入本科,1989年攻读民族器乐硕士,以后留校任教,先后师从元修和、梁欣、赵松庭学习笛艺,后又师从李仲唐修习古琴。与埙的结缘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刘宽忍说:“如今我作为文化管理工作者,更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推广它。”

  音乐评论家和理论家乔建中在《秦人笛声有奇韵》一文中这样评价刘宽忍埙乐演奏艺术:“他的音乐里有一种宏阔雄远的‘气度’,用平常的说法,就是很‘大气’。无论东、西、南、北诸曲有多少语言、风格上的不同,只要乐声一起,这种‘大气’就会扑面而来,直指心扉,让你很自然地进入它所要诠释的‘语境’中。这种‘大气’,融气度、气质、气骨于一体,构成一种宝贵的演奏观和高洁的审美境界。”作家贾平凹听了刘宽忍的埙乐,将埙世界的理解写进了《废都》一书。他在《吹土为声》中写道:“这些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那个乐社已不复存在,我还在苦苦地写小说,宽忍却以他在业务上的成就和组织能力的不凡,走上了领导岗位。当他成为政府的一位官员的时候,我既为他高兴又担心会不会影响他音乐才能的继续发展?事实证明,他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行政工作不但没有限制业务上的钻研,人生的丰富经历更使他的音乐有了精深的内涵。”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能为振兴民族音乐多奉献点力量;希望中国民乐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这是刘宽忍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与信心。身为中国埙文化学会会长、中国笛子协会副会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名誉会长,2011年6月,他把音乐作品演奏带《刘宽忍笛子演奏曲选》、《刘宽忍埙乐专辑》、《刘宽忍演奏专辑》,以及《埙演奏法》、《笛子吹奏法》等著述捐赠给母校西安音乐学院。他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仍不忘教师的本行,不但每年承担西安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的硕士、博士生导师的教学工作,还多次为中央音乐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进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推广专题讲座。他讲解与示范结合,情动入理,颇受青年学子的推崇。

  多年来,他政务闲暇之余仍笔耕不辍,撰写了《论文化优势的利用和发展》、《刘氏陶埙演奏法》、《笛子演奏法》、《中国笛子南北风格及演奏技巧》等三十多部论文专著,录制了《中国古典乐曲专辑》、《中国佛乐》、《刘宽忍笛子独奏专辑》、《刘宽忍贾平凹埙乐专辑》、《闻埙》、《知音》、《刘宽忍笛埙专辑》等多部音乐专辑,为《老井》、《红高粱》、《兵马俑》、《窦娥冤》、《神禾塬》等多部电影电视剧配乐,先后多次获得专业奖项。

“用‘大文化’意识引领文化强省”

  2000年起,刘宽忍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担任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期间曾在国家文化部挂职任艺术司副司长。十多年来,他先后分管群众文化和专业艺术创作等工作。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陕西地域文化的丰富色调与多元品格。如何将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目标有机统一,作为一名文化官员,刘宽忍在工作实践中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

  “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以高度的自觉和自信对自身的文化历史、文化现象、文化成果进行充分的考察和分析,总结经验,评估价值,努力挖掘、提升历史文明成果,从容坚守优秀文化传统,鼓起勇气奋发进取,以实现对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创建。”刘宽忍认为,立足陕西文化资源,用“大文化”意识去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就要让本土优秀文化走出省界、走出国门,走进人们的心灵,使陕西文化“软实力”真正得到提升。

  秦腔是中国戏曲的鼻祖。西安虽然拥有世界现存“百年剧社”之一的易俗社,但秦腔难现往昔胜景却令许多有识之士忧思。振兴秦腔出路何在?刘宽忍认为:首先要把握戏剧发展规律,走精品创作之路;其次是多创作突出陕西地域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戏好戏;第三是抓好经常性、群众性演出,繁荣文化市场。 近年来,刘宽忍精心组织实施省市县三级院团剧目创作,使陕西省的戏剧创作出现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特别是现代戏创作走在全国前列。陕西戏剧作品反思实践,关注现实,剖析思辩,探求真理,追求进步,抒发忧患,思索国家民族前行路向,体现出新世纪陕西戏曲文学的求真精神与勇于担当的文化自觉。

  多年来,怀着对党的事业无限的忠诚,刘宽忍在文化事业上辛勤工作。他精心策划“一团一品”工程,指导建立了分类比赛长效机制,为陕西未来艺术发展储备了后备人才,极大提升了陕西文化艺术产品的竞争力,从而确保了舞台艺术作品每年都能入选省委宣传部重大文艺精品项目;他组织实施了“农村舞台繁荣工程”,扶持县级剧团的艺术创作和演出,形成了省级院团和市县级剧团错位发展的繁荣局面。

  对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工作,刘宽忍始终高度重视。这些年,他不遗余力地投身到西安鼓乐、华阴老腔等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介宣传工作之中,多次组织专家对西安鼓乐进行论证挖掘整理,足迹踏遍全省所有鼓乐社。2005年,他成功策划组织了“长安古乐周”在西安古城墙的大型演出活动;2006年又带领百名农民鼓乐艺人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海淀剧院、中国音乐学院进行交流演出,同年成功策划举办了全国性高规格的西安鼓乐理论研讨会,使西安鼓乐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级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了华阴老腔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非遗项目。

  近年来,刘宽忍先后创意策划了“党在我心中书画展”、“延安颂艺术作品展”、“祖国颂美术作品展”、“陕西农民画新作展”、“陕西各界庆祝建党80周年书画作品展” “全国画院首届中国画双年展” 等展事。特别是他创意策划组织实施的“伟大的人格、共产党员的典范——郭秀明事迹展”吸引了十万余人观展,该展览成为学习“三个代表”的生动课堂,受到社会普遍好评。展览随后以中央五部委和陕西省委的名义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

  锐意进取、果断务实是刘宽忍作为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13年来,伴随着陕西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步伐一路前行,在他身上,展现出的是廉洁从政、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是坚持学习、实践创新的学者风采。

“在履职新岗位上要竭心尽力”

  从1998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到担任民进陕西省委副主委,光阴荏苒,在多党合作事业的大舞台上,刘宽忍坚定政治信念,与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始终对自己是严要求、高标准。

  在与他有过具体工作接触的同志们心目中,他儒雅和善,平易近人,不端架子,不说空话,是大家学习生活中的一位良师益友。

  2012年11月6日,在民进陕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刘宽忍不负众望,全票当选为新一届民进陕西省委会主委。他表示:“将继承民进传统,践行‘同心’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勤勉工作,把民进陕西省委会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刘宽忍说,民进由教育、文化、出版领域的知识分子构成,这些领域正是陕西民进今后建言的重点领域。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以更强的责任心、更勤勉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大家确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责,实实在在为陕西建设“三强一富一美”宏伟目标贡献力量,不辱使命,不辜负全省民进会员的期望。

  从高校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再到民进陕西省委会新的履职岗位,对文化建设事业,刘宽忍有浓浓的、割舍不掉的情结。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界别特色是民进前辈们创立的,文化建设一直是一届届民进中央的重点思虑所在。”循着十八大报告精神和民进中央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刘宽忍充满信心地表示:“陕西民进要在今后工作中,更多关注文化建设事业,要更多地在这一建言领域集思广益,凝心聚智,献计献策。”

  展望未来,刘宽忍表示,新一届民进陕西省委领导班子将率领全体会员更加扎实地搞好自身建设,倾尽全力服务国家中心任务,倾尽全力服务陕西科学发展,进一步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向前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应尽的义务。

(责任编辑:赵天雪)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